高中历史

洋务运动时期,船务大臣黎兆棠说:“方今时势为古今一大变局,泰西创设机器以来,互相效法,以为非此不能自立。而机器之用,具有至理,必须考究于平日,若临时猝办,即无及矣。故当今急务,以开学馆、培人才为最。”材料说明(   )

A.开办新式教育是应对时变的长远之计
B.近代教育的内容应该是传统儒家思想
C.实行机器大生产成为多数国人的共识
D.部分官员开始探索政治体制上的变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戊戌变法使大小官僚及其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因为变法规定(   )

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B.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C.废除八股取士 D.裁汰绿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百日维新期间,普通绅民纷纷上书,据康有为记载:“至有野民渔人上书,纸用二尺条长,称及皇上亦不抬头,上亦一笑置之。”这说明(    )

A.中国下层人民对光绪皇帝不尊敬
B.许多上书没有遵照奏折格式,人民急需教育
C.新政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激起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参政热情
D.光绪皇帝比较通情达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史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社会:“上层的知识界自1840年以后不断涌现出关心国家大事的开明人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实践;下层则是广大农民,他们永远怀恋着土地,只关心乡村生活和传统。这两个世界间没有了解、没有交往、没有宽恕。”下列事件不能印证以上观点的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维新运动期间,一位英国人到中国来。此时他能够(   )
①.到北京观看中国人拍的电影  ②.到重庆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③.在上海阅读《时务报》      ④.到广州吃西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戊戌推翻新政,一蹶不振,论者多咎变法之初不先变发。发短不可以骤长,则面目形状既变,衣服装束不得不随之而变,衣服装束变,而行为政治皆不得不变矣。惜乎未能先事于斯,遂令一往无余也。”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作者把社会风俗的变革与政治变革联系起来
B.作者主张应当向西方学习,与欧美同俗
C.作者把发辫视为异族统治和民族压迫的重要标志
D.作者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

A.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D.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在《康有为传》中写道:“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下列论述能证明其观点的有(    )
①开辟了向西方学习之路,促进近代文教事业的发展
②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成为20世纪民主革命的开端
③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近代中国的首次思想解放潮流,开创新时代风气
⑤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符合近代中国的发展趋势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列历史建筑旧址图片,其中与宣传鼓动维新变法运动直接相关的是(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班学生编导的一场历史剧涉及以下素材

A.1894年(农历甲午年) B.1898年(农历戊戌年)
C.1901年(农历辛丑年) D.1911年(农历辛亥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吉尔伯特•罗兹曼在其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中说:“在中国国内,败给日本和拳乱的灾难性后果使统治集团认识到,继续阻止改革将是徒劳无益的。其后十年之内发动的颇具朝气的现代化运动,引进了新观念。”这里的所说的“新观念”是指(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体西用
C.立宪代议 D.三民主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戊戌变法的意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