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任来惩治奸邪,保护良善的。因此我们应该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他的这段话旨在
A.强调世俗权力大于教会权力 |
B.铲除教士和俗人之间的隔阂 |
C.宣扬教会权威源于世俗权力 |
D.否认教会和神职人员的权威 |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并提出美德一定要践行,孔子提出“礼”与“仁”的道德规范。其共同点是
A.重视智慧发展 | B.关注理性思考 |
C.强调道德素养 | D.强调等级秩序 |
《史记·太史公自序》肯定了“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治国策略。该治国策略反映了一下哪一学派的政治思想
A.道家 | B.儒家 |
C.墨家 | D.法家 |
“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者削。故圣人之治民也,法与时移而禁与能变。”此语蕴含
A.变革进取的精神 | B.公平公正的理念 |
C.自由平等的思想 | D.推行刑罚的原则 |
《荀子》:“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由此可见,荀子主张
A.施行仁政 | B.礼法并施 |
C.君民共治 | D.民贵君轻 |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多以通俗的小故事来阐明他们的核心思想。“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的典故应出自
A.儒家 | B.道家 | C.法家 | D.墨家 |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下面哪种主张( )
A.“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 B.“谓行仁自孝悌始” |
C.“刑不避大夫” | D.“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
一名女子说:“我不知道我算是哪国人,我的祖父因为信奉新教,被教区神父处罚终身苦力;我的父亲被老爷打成跛子;我的丈夫从军去了,我不知道他究竟是帮谁打仗。”有人批评这名女子的丈夫及家人愚蠢,竟然为剥削他们的国王、贵族、教士作战。根据这段资料的内容,该女子最可能生活在( )
A.15世纪初意大利的庄园 | B.16世纪末普鲁士北部城市 |
C.17世纪英国的港口农村 | D.18世纪末法国中部的小镇 |
“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把人世的勤奋创业理解为上帝的召唤,曾有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把学术工作理解为基督教的天职,也促进了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教育与人文学术的发展。"材料主要说明( )
A.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宗教职能的变革 |
B.宗教取代科学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
C.宗教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具 |
D.西方人始终无法完全摆脱宗教束缚 |
他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做狂热的斗争,一些人咬住他的耳朵;另一些人踩住他的肚子,还有一些人从远处痛骂他”。但他还说“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来”。他是( )
A.康德 | B.狄德罗 | C.伏尔泰 | D.洛克 |
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这里的第一个“权威”是指( )
A.上帝 | B.罗马教皇 | C.马丁﹒路德 | D.贵族 |
1519年,罗马教会的神学家约翰·艾克同马丁·路德在莱比锡展开了大论战。在马丁·路德唇枪舌战、咄咄逼人的攻势下,约翰·艾克狼狈不堪的败下阵去。此次“大论战”的主题可能是( )
A.人性与道德的关系 | B.禁欲主义和个性自由 |
C.“信仰得救”与教会救赎 | D.理性主义与公民主权 |
推动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时代大背景是( )
A.频繁的兼并战争 | B.社会大变革 |
C.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 | D.井田制的瓦解 |
在世界文明的“轴心时代”(公元前6一前3世纪),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