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这段论述的主要意义在于( )
A.第一次系统概括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
B.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 |
C.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
D.确定了判断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 |
2013年1月18日,美国哈佛大学华裔教授傅高义在他的中文版《邓小平时代》新书发布会上说道:21年前的今天,邓小平发表一系列讲话强调改革,“假如邓小平活着,我认为他还会继续改革,不仅是经济上的改革,政治上的改革也会继续搞”。当年邓小平总结出的经济改革目标主要是
A.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B.实现“脱贫——小康——中等发达”三步走战略 |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
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图一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
B.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
C.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 |
D.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
下图为“市场”一词在历届中共三中全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统计。其中1993年在十四届三中全会出现频率高的直接原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
C.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 |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原创】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改革开放初期的20多年同新中国建立初期头的八年相比,同样都是我们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请问这两个历史时期的相同点应该是指( )
A.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左”倾思想影响 |
B.都完成了对所有制性质的根本性的变革 |
C.都大力引进和运用国外的先进技术经验 |
D.都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
【改编】中国人过年有写春联的习惯,有的春联充满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憧憬,有的春联表达了过去一年收获的喜悦,据此,各选项中春联同类组合正确的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③“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
④ “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下表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运行方式在四个年份中的变化情况。其中年份4最有可能是
农产品收购价比率(%) |
年份1 |
年份2 |
年份3 |
年份4 |
国家定价(%) |
94.4 |
37.0 |
22.2 |
10.3 |
国家指导价(%) |
0 |
23.0 |
20.0 |
7.0 |
市场调节价(%) |
5.6 |
40.0 |
57.8 |
82.7 |
A.1978年 B.1985年 C. 1991年 D. 1993年
下图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的变化趋势,对图中乙点出现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城市经济体制全面展开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C.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 |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 |
下图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的变化趋势,对图中乙点高峰出现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城市经济体制全面展开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C.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 |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 |
《邓小平理论与“东方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一文指出,邓小平理论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而“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达到一个新境界。主要是因为“南方谈话”着重阐述了
A.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 B.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
C.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 D.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这一决策( )
A.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方针 |
B.成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先导 |
C.提出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建设原则 |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架 |
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票,展示了邓小平的重要历史活动瞬间。下图所示邮票展示的场景是为了纪念邓小平提出了
A.“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
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
英国《金融时报》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1992年创业高潮的原因之一是
A.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 B.开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C.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 D.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