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1

【改编】《耒耜经》记载:“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所以进退为评。”该工具是

A.翻车 B.耧车 C.筒车 D.曲辕犁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明清时,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地。以上材料不能反映出

A.明清时引进国外作物品种 B.农业生产商品化趋势增强
C.棉花种植分布较广 D.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生产区域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片中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目的是满足市场需要的是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布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布”的主要材料是(    )

A.丝 B.毛 C.棉 D.麻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周礼•地官•司市》记载:“大市,曰昃(太阳偏西)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材料说明先秦时期(   )

A.市场初显专业化 B.已经出现了晓市、夜市
C.交易场所按商品种类区分 D.按时段、分人群交易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某朝皇帝上谕:“夙闻东南巨商大贾,号称辐辏,今朕行历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山西商人群体较大 B.山西商人大多去吴越经商
C.当时异地经商现象较多 D.这位皇帝有可能是康熙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材料不能体现中国古代重农抑商主张的是

A.“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
B.“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C.“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D.“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从经济、思想的角度看,明清时期的中国与欧洲有着不少相似的情况,体现出社会转型的前兆,一定程度上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C.“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D.“有钱神也怕,无钱鬼亦欺”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迪亚士曾说:“(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一个重要目的是

A.传播西方民主平等思想 B.传播基督教
C.改变落后地区社会面貌 D.感受冒险精神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航路开辟的后果之一是引起了“商业革命”, 下列现象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有①欧洲与亚、非、美之间的贸易发展起来②美洲所产的玉米、烟草落户欧亚大陆③原产美洲的咖啡成为欧美人们的日常饮料④东西方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它是“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掌握着当时的世界商业霸权,拥有的船只超过一万五千艘,成为“海上马车夫”。该国是

A.西班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在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该时期“领先地位”的因素有
①圈地运动的推进   ②海外市场的形成   ③垄断组织的出现   ④民主制度的确立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17、18世纪,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英国政策的这一变化是受到了哪一经济思想的影响

A.重商主义 B.自由主义 C.凯恩斯主义 D.新自由主义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89年的巴黎世博会,恰逢大革命100周年,法国建造了当时世界最高建筑物埃菲尔铁塔以隆重庆祝。世博会期间,大批游客搭乘铁塔电梯鸟瞰巴黎,晚上铁塔的灯光成为都市浪漫生活的组成。此后铁塔被用作无线电发射站、航空通讯台、电台发射站。由此可知,埃菲尔铁塔成为现代法国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

A.为法国大革命100周年、1889年巴黎世博会而建,具有重大的纪念意义
B.曾是世界最高建筑,引领着现代建筑风潮
C.代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辉煌成就
D.被用作无线电发射站、航空通讯台、电台发射站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读四国工业生产的上升情况表(以1913年为100%),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国别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13年
德国
18
25
40
60
89
100
英国
44
53
62
79
85
100
美国
1l
17
39
64
89
100
法国
34
43
56
66
89
100

 
A.20世纪初美国、德国工业产值在四国中居领先地位
B.反映了四国工业生产发展速度的不均衡
C.工业革命促进了四国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D.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了欧美各国经济的发展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下列对材料理解有误的是

A.洋布比土布更具竞争优势 B.通商口岸被卷入世界市场
C.中国传统手工业彻底破产 D.反映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美国史学家芮·玛丽在《同治中兴》一书中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下列有关这一“自强”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展了民族资本主义
B.迈出了中国工业近代化的第一步
C.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D.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抵制列强的侵略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不仅在筹建期间曾借用公款,而且开厂以后还依仗清政府,取得了“二十年之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1904 年,上海纺织业资本家朱畴拟在祟明岛增设大有公司,清政府商部竞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以上材料从实质上反映了

A.张謇创办的企业带有官办性质
B.封建势力阻碍了民族工业健康发展
C.民族资本家之间的自由竞争日趋澈烈
D.实业家利用政府权力提高商业竞争力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据统计,1921年中国的棉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接近棉花产地和销售地的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这实质上反映了民族工业

A.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B.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C.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特征 D.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据《解放日报》载,“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配备了’!”这种情况

A.促进了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B.体现了抗战时期美国的对华援助
C.与解放战争时期《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署有关
D.反映出改革开放后外贸发展对中国民众的影响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反映了19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情况。该图示(   )
 

A.体现了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趋势
B.表明了农民在生产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C.揭示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本质要求
D.罗列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商业广告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度很活跃,1953年以后业务骤减,日益萎缩,直至“文化大革命”时期广告事业发展陷于空白。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采取限制措施 B.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C.国家经济体制影响 D.商品直销方式主导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金融时报》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1992年创业高潮的原因之一是

A.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开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D.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不包括

A.改变单一的管理形式 B.有利于解放社会生产力
C.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D.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形式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东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

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B.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
C.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
—西汉晃错《论贵粟疏》
材料三、《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四;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请回答:
(1)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有哪些?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
(3)材料三中机户和工匠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4)材料四的观点是什么?对前面材料一、材料三所反映出的经济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84年汤因比的《工业革命演讲集》出版后,“工业革命”一词广泛流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与政治革命大多是短期内急促风暴雨式的社会制度变革不同,工业革命是经过较长时间内由分散和个别的发现、发明和变革开始,逐渐和缓慢地积累形成的。政治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制度的专制统治,而工业革命则彻底改造了英国社会。在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相辅相成下,引发了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使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产生了巨大变革。大部分经济学家如克拉克、钱纳里等人认为工业化引起了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只有走工业化的道路,才能使国民经济进入更为有效率的运行轨道。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工业化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动荡、贫富分化等社会弊病,工业发展产生的一些新工艺不顾人的需求,使人变得冷漠甚至麻木不仁,有着贬抑人性的后果。
——据《对工业化的重新认识及其现实意义》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哪一生产领域?与之相关的发明成就有哪些?
(2)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变革多方面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所造成的变革性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和回答,当今发展中国家从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实践中得出哪些启示?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北范南吴”为建立中国基础化学工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世纪初,中国的轻重工业有了初步发展,纯碱的用量不断增加。当时国产的天然碱和一些小作坊厂用路布兰法生产的碱,不仅质量低成本高,而且产量小,满足不了需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交通梗阻,进口纯碱数量减少,碱价上扬七八倍,致使国内以碱为原料的工厂纷纷倒闭,设厂制碱已成为当时迫切的需要。
1919年,范旭东在天津兴建永利碱厂,邀请留学美国的博士侯德榜主持技术工作。永利碱厂在没有专利的情况下,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在生产出纯碱。1926年该厂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1931年侯德榜撰写了《纯碱制造》,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关于苏尔维法制碱技术的权威著作,在不少国家一版再版,轰动了国际化工界。
材料二:
1937年,天津永利碱厂被迫关闭,范旭东在乐山的五通桥筹建永利川厂。永利川厂决定购买德国新发明的察安法制碱专利。但因德方技术封锁和附加条件苛刻而未能实现。侯德榜决心自己开发制碱新工艺。1943年试验取得成功,简化了生产流程,使纯碱成本仅为苏尔维法的40%。1943年12月侯德榜被选为英国皇家化学工业学会名誉会员。侯氏碱法使我国制碱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此法曾向国民政府申请专利获得批准和支持。但限于当时四川的条件,未能投入工业化生产。
材料三:
1921年,吴蕴初与他人合伙办厂,生产味精,商标为“佛手”,厂名叫“天厨”。1923年8月正式成立上海天厨味精厂。吴蕴初不断改革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使味精在国内外赛会上连续获奖,迫使日本“味四素”退出中国市场。1926—1927年先后向美、英、法等国申请了专利。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范旭东兴建永利碱厂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30、40年代,影响永利碱厂发展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永利碱厂和天厨味精厂发展的影响,并归纳两厂获得发展的共同因素。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