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2

《荀子•富国》认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铁犁牛耕
C.精耕细作 D.自给自足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二年,朝廷在景德镇设“御窑厂”,镇内有官窑五十八座,“昼间白烟掩盖天空,夜则红焰烧天”,生产规模宏大。一般来说,历代由朝廷垄断专用的瓷窑均称“官窑”,由官员管理。因为这样做主要是可以

A.保证朝廷有丰厚的财政收入
B.生产足够精美的产品
C.显示朝廷的威严
D.保证新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6年佳士得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在香港举行,有一只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以1.5123亿港元拍出。你认为这只碗最有可能是哪个朝代的

A.宋 B.元 C.明 D.清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草市的沿革,史实与结论相符合的,有

史实
结论
淝水左渎,又西经石桥门北,亦曰草市门。——郦道元(北魏)《水经注》
草市最早出现于北朝时期
草市迫江货,津桥税海商。 ——王建(唐)《汴路即事》
唐朝江边码头有草市
诸州镇郭下及草市见管属省店宅水,其征纳课利,不得亏失。
——《后周太祖广顺二年正月敕》
草市成为政府重要的税源
市区雄富,列肆繁错,城外南市亦数里,虽钱塘建康不能过,隐然一大都会也。
——陆游《入蜀记》
南市是大规模的草市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史实不属于江南经济发展现象的是(      )

A.春秋时期道相孙叔敖修芍陂
B.隋唐时期成为粮食重要产地
C.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代皇帝曾亲耕籍田以供宗庙粢盛(指盛于祭器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则亲自蚕织以奉祭服,这体现了统治者(   )

A.对男耕女织的重视 B.倡导重农抑商
C.爱民如子 D.以祭祀祖先为朝政的重心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哥伦布认为黄金是咒语,是魔鬼,是驱使欧洲人不顾一切投向海洋的原动力。西欧开辟新航路的最根本原因在于

A.西欧航海家们都相信地圆学说 B.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传统商道
C.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D.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为庆祝某一事件,给自己加封了一个新头衔“几内亚之主,及对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波斯和印度的征服、航海与贸易之主宰”。这一事件是(    )

A.达·伽马船队抵达印度海岸
B.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大陆
C.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D.葡萄牙成为“海上马车夫”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

A.欧洲与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
B.主要商路从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地中海
C.冲击了神学理论,沉重打击了教会的权威
D.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不久在法、英等国都出现了中国茶。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材料说明了
①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更加频繁
②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③茶叶贸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④茶叶成为世界的普遍生活必需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W.C.丹皮尔在《科学史》中提到: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中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世纪,我们就看见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展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中可能的时间是(     )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公司的品牌标志包含着众多的信息和寓意,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公司建立时间最早的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要强调的是

A.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推动的结果
B.工业革命时国家对科技发明投入不足
C.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了许多科学家
D.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观察下表,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1870—1900年的世界铁路网(单位:千公里)

年 份
全世界
欧洲
美洲
亚洲
非洲
澳洲
1870年
210
105
93
8
2
2
1880年
372
169
175
16
5
8
1890年
617
224
331
34
9
19
1900年
760
284
402
60
20
24

 
①18世纪后期,世界各地铁路发展不均衡
②世界市场的形成,把先进的科技带入亚、非、拉国家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铁路交通的兴起
④欧洲、美洲地区内部贸易不断扩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下表是1850年-2050年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每年总量为1),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煤炭使用量上升,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煤炭使用量下降
②20世纪,石油使用量上升,与内燃机的使用与推广有关
③传统能源的消费陷入停滞
④能源消费越来越倚重新型能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东洋分沪有银行,亿万金钱进出忙。钞票流通皆信用,与英与法并争强。”此竹枝词反映出

A.重农抑商已然破产 B.社会生活发生巨变
C.资本输出竞争激烈 D.实业救国蔚然成风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毛泽东如此高度评价这两个人是因为

A.他们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中国工业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B.他们都创办近代民族工业,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C.他们都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D.他们都主张效仿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轮船招商局成立后,在华的英、美轮船公司,采用多种手段想挤垮招商局,李鸿章采取筹措官款、增拨漕粮及水运官物等措施,使招商局转亏为盈,迫使外轮与招商局签订“齐价合同”。上述材料说明轮船招商局的成立

A.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B.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
C.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加强了海上防御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介绍信的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

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
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
D.国家工作人遵纪守法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是

A.第三产业稳步增长
B.市场经济的基本建立
C.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D.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颁布,规定开始实行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此项政策(      )

A.标志着农村经济进入商品经济发展阶段
B.全面否定了农业生产合作化的成果
C.承认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并行发展
D.农村经济活动开始以市场调节为主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变化不能反映出

时期
主题词
“一五”(1953-1957)
工业增速、赶英超美
“二五”(1958-1962)
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1981-1985)
走向改革开放
“八五”(1991-1995)
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
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
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
B.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日益成熟
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完善
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程不断加快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中国人过年有写春联的习惯,有的春联充满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憧憬,有的春联表达了过去一年收获的喜悦,据此,各选项中春联同类组合正确的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③“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 
④ “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学习中国古代的经济史时,如果对一些历史名词或历史概念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往往难以全面客观地认识当时的历史现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古至今,谈到“重农抑商”总是将农业和商业对立起来。但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
——《中国古代真的“重农抑商”么?》
(1)请列举两宋及明清时期虽然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但这一时期的私人工商业仍“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的表现。
材料二   “城市”是由“城”与“市”这两个事物、两个功能要素结合为一的产物。《说文》中载:“城,以盛民地”。“市,买卖之所也。”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城”的分量不仅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的部分明显从属于“城” 的部分。这些传统城市都是以绝对权力为基础,通过强制性贡陚等形式来维持城市运行。
――摘编自唐茂华《东西方城市化进程差异性比较及借鉴》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传统城市中“城”与“市”的关系。请以唐朝以后的史实说明农业时代的“城”与“市”关系的演变。
材料三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其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尽可能不与外界往来的世界。然而,尽管除知识名流外,其他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而到中国传教则成为耶稣会士的荣耀……。……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闭关锁国的国家,有着甚至更为封闭的儒家思想的明清中国,正在丧失它的自主性,开始依附于一个非它所创造的世界体系。
——引自(美)阿谢德《中国在世界历史之中》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经济、思想文化方面指出闭关锁国政策下的表现。并从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角度,评价明清的闭关锁国政策。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1801年首次普查,该郡(英国的约克郡)只有15个城镇,其人口总共2万多人;而到1891年,已经有63个城镇。从1820年到1830年,利兹、曼彻斯特以及伯明翰的人口增长率达40%,这是增长最快的10年。
——[英国]A·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二 虽然人均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可是富人的收益要明显地大于穷人。拿手织机工来说,他们在拿破仑战争的早期年代里(工业革命刚开始时)境况不错,可是后来无论是他们的工资还是就业机会都急剧变化。
——A·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三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冶——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引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没有什么在表达工业时代的恶果时比这副照片更令人震惊的了。早期的工业社会已变成疯狂的食人机器,浓烟蔽日的工厂和血淋淋的断指,是对19世纪兴起的所谓“人类的进步”最为直接的控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回答利兹、曼彻斯特以及伯明翰等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城市人口的变化,对英国的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三中提及的“经济统治”和“分享”,意味着世界连成一体,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两个时期,这种联系是怎样体现的?
(3)依据几则材料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某些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阶段特色。阅读材料: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篡组,机户出资,相依为命久已。”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出现的新现象。
材料二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经济现象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和原因。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生产方式上有何显著变化?
材料三 近代中国对外经济活动的数据资料

 
1895年
1913年
增长
货物性质
中国进口
1.7亿
5.7亿
3.3倍
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
中国出口
0.28亿
1.66亿
8倍
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

 
(3)据材料三,指出近代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材料四  有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两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为什么建国后的30年里,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消失了?产生了什么影响?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基础】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