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下图反映了中国市场化指数的变化情况。图中1992—1997年我国市场化指数迅速提高,这主要得益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公有制主体地位得到改变
C.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D.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这段论述的主要意义在于(  )

A.第一次系统概括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B.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C.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
D.确定了判断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1992年,中国似乎又到了一个发展中的关键时间点。尽管经济增长从1978年以来早已变得深入人心,然而社会层面和政治层面种种令人眼花撩乱的新现象却成为困扰人们内心的新问题——每当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意识形态’的武器会被习惯性的再度拿起来……邓小平南巡讲话打破‘僵局’再次掀起改革开放和建设的新高潮。”邓小平“南方讲话”对打破“僵局”起关键作用的是

A.号召“步子再快一点,胆子再大一点”
B.明确新时期的指导思想
C.明确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2年5月,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对中国探访,问到邓小平南方讲话发表之后中国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人们几乎是众口一词地告诉他,最大的变化是思想观念的变化。在这一 “变化”影响下,中国(   )

A.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D.颁布并施行《义务教育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0年,32岁的小说家陆士谔(1878—1944)发表科幻小说《绘图新中国》,他预言100年后,中国将举办万国博览会,地点便在上海浦东。整整100年后,他的预言已经成功实现。小说中的百年梦想之所以能变成现实是因为(   )
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1990年以来,浦东的开发、开放成就显著③政府的大力支持     ④广大市民的热情参与     ⑤上海自身的综合实力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1世纪以来,中国许多地方的农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农村土地经营的新办法,通过租赁转让、大户承包、以地入股、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在确保所有权、稳定承包权的前提下,搞活土地使用权,既打破了制约农业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瓶颈,又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反映农村土地所有制结构的变革 B.中国小农经济的理性回归
C.面对国际市场冲击下的政策性调整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表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江苏徐州工程集团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企改革进入新阶段。我国国企改革开始于(   )

A.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C.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十五大提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制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突破这一思想羁绊的历史事件有(  )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邓小平南方讲话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④罗斯福新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四大明确提出的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   )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履行……承诺的过程充满了预言、犹豫、质疑和勇气。全球资本都将目光瞄准中国,中国资本也开始游猎全球。与此同时,被全球化浪潮挟裹前行的中国一路狂奔之后,开始调整自己的呼吸和步伐。”文中的“……”应指

A.开放浦东 B.体制改革
C.加入世贸 D.举办奥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1年底到1992 年,社会上兴起砸“三铁”的风潮。所谓“三铁”是指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一时引起了国有企业思想动荡。这反映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己成奋斗目标
B.国有企业改革在摸索中逐步走向市场
C.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D.民众完全接纳市场经济理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比下列两幅图片,可以看出近三十年来(  )

①市场经济体制影响加深        ②东西方文化融为一体
③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        ④国际性交流范围扩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两个“体制”分别指(    )

A.人民公社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计划经济体制、多种所有制并存体制
D.混合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20年代列宁在苏俄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实施“新政”,90年代邓小平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表所示白色柱状、黑色柱状之比例主要用于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

A.轻工业与重工业之比 B.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之比
C.私有制与公有制之比 D.电影观众与电视观众之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