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有
①盲目对华输出商品的结果          ②自然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 
③中国民众的贫困与消费观念的落后          ④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下列各项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有(   )
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继昌隆缫丝厂
③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④苏州家庭手工业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城市开放为通商口岸的先后顺序是
①杭州 ②天津 ③南京 ④广州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③②①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中国近代化进程“广东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出钱。”其中“广东人立言“的本质含义是(   )

A.广东人不甘于外来侵略,勇于反抗
B.康、梁、孙等广东人的主张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广泛传播
C.广东地区资本主义发展较早,人们思想开放,易接受新事物
D.广东人挽救了不断加深的民族危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载:178l—1790年中国输出英国的茶叶总值为9600多万银元,1783—1793年英国输华呢绒、棉布的总值为1600多万银元。下列解释不正确的

A.在当时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在出超地位 B.传统的自然经济导致了上述现象
C.从产品上看出东西方生产力水平的差异 D.鸦片输入影响到正常的中英贸易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林、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 …… 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这表明西方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  )
①使中国社会传统的经济生活开始改变   
②使中国传统的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③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④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上海海关进出口货物统计,表中数据最能反映出

年份
中国进出口英国毛纺织品占当年英国输华商品的比例
中国对英国出口农副产品工业原料占当年中国出口的比例
1850年
6%
2%
1860年
4%
6%
1869年
30%
13%

 

A.英国对华输出的毛织品逐年增加
B.中国茶叶质高价廉具备较强竞争力
C.中国逐步沦为外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D.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来源:湖南省雅礼中学2010届高三月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20 世纪20 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 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 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ˊ…… 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

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晚清)欧阳昱的《见闻琐录》记载:“当茶出时,众夷来买,商定而后答价,丝毫不能增。……而夷人阴谋幻诈之心,尤为甚焉者。茶有二三春,近日茶商多逡巡不前,夷见头春茶至者少,由故倍其值以买之……”此段材料不能说明

A.中国茶叶大量销往国外 B.外商操纵中国茶叶的价格
C.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商抑制 D.中国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该材料从本质上表明(  )

A.商品输出是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B.列强侵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C.列强侵略导致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西方侵略造成中国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主要出现于沿海城市,极少出现于内地农村。即使是城市,也是变与不变并存,新与旧杂糅……如果只说“黄土地沉沦”,或者只说“蓝色文明”都有失偏颇。这一现象客观反映出(      )

A.近代政治运动的发展 B.民众社会生活的改善
C.自然经济的完全解体 D.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一次鸦片战后中国机械进口约为19万海关两,第二次鸦片战后机械进口不到30万海关两,1894年全国机械进口值总计是112万海关两,1895年到1899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年大约为200万海关两。1909年到1913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年达700万海关两。这实际上反映出

A.列强对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
B.民族工业在甲午战争后获得较快发展
C.中国关税自主权实际有所恢复
D.传统手工业基本被大机器工业所取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

A.商品经济停滞不前 B.官营手工业开始没落
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主要原因是( )

A.沿用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外国资本挤压 D.签订了大量不平等条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苏联解体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