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新文化运动的巨大影响体现在(   )
①是中国近代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沉重地打击了传统礼教
③启发了人们的民主主义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④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方的启蒙运动以解放人为目的,建立和发展了保护人的自由平等的普世思想。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的名义批判传统思想,动员、组织民众捍卫主权,进行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追求与西方启蒙运动的不同从根本上反映出(    )

A.文化背景的差异 B.民族精神的差异
C.时代背景的差异 D.民主和科学发展程度的差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独秀号称是“文化伟人”“政治名人”,对近代中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作为“文化伟人”,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有(    )
①创办《新青年》,由此掀起新文化运动
②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之一
③是文学革命的主要发起人之一
④参加中共一大,一手缔造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看到一篇短文,摘录部分内容如下: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古人叫做“溺”,今人叫做“尿”。本来同一字,声音少许变了。并无雅俗可言,何必纷纷胡闹?这种文学风格的盛行,与近代哪一次革新运动有关(    )

A.文化大革命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维新变法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A.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主张“中学”“西学”有机结合 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胡适原名胡洪驿,后改名为胡适,字适之。促使他改名的作品最可能是(    )

A.《海国图志》 B.《仁学》
C.《孔子改制考》 D.《天演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指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凡最近数十年来有志革新之士,莫不讴歌欧美,力求步趋。……迷于彼而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于是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钱穆的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

A.新文化运动仍未摆脱传统文化精髓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其闪光之处
C.对推动了中国进步的革命党表示赞赏
D.主张积极汲取传统资源促进社会转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用朴素的语言讲解“猴子变人”的规律,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材料说明《新青年》旨在

A.借助天演论宣传变法思想 B.把反迷信作为反封建的重要内容
C.大力弘扬民主和自由思想 D.将启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章士钊曾说:“提倡新文学,自是根本救济之法,然必其国政治差良,其度不在水平线下, 而后有社会之事可言。文艺其一端也。欧洲文事之兴,无不与政事(即政论)并进。”作者意在说明(   )

A.文化领域长期存在泛政治化的倾向
B.政论在近代社会转型中的主导作用
C.新文化运动对社会进步的影响有限
D.政治革命与文学改良具有同等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方的启蒙运动以解放人为目的,建立和发展了保护人的自由平等的普世思想。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的名义批判传统思想,动员、组织民众捍卫主权,进行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追求与西方启蒙运动的不同从根本上反映出

A.文化背景的差异 B.民族精神的差异
C.时代背景的差异 D.民主和科学发展程度的差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A.维新变法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习近平在纪念近代某一社会运动中的一位重要人物120周年诞辰时说:“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地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二十世纪的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他自己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与他的转变相关的社会运动是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