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有: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②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③都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④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和政法制度之争,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中国近代涉及制度之争的事件有(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9年陈独秀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中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礼教、旧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旧艺术。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能准确反映材料信息的是(    )

A.陈独秀倡导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
B.新文化运动以“德先生”和“赛先生”为旗帜
C.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
D.陈独秀对传统文化持全面否定态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化”是研究中国历史经常见到的词语。百度词条对此解释: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背道而驰的有
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②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③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④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
⑤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A.② B.①② C.③④⑤ D.①②③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京大学曾是新文化运动的摇篮,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期间,在办学上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针,在当时的主要目的是(      )

A.吸引外来文化 B.提倡学术自由至上
C.促进民主改革 D.鼓励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早年守寡,因害怕被婆婆卖掉而跑到鲁四老爷家做帮佣,但还是被婆婆卖给了贺老六。不料贺老六病死,儿子也被狼吃掉,于是又回到鲁四老爷家。她怕死后被阎王分尸,把一年工钱拿去捐了土地庙门槛……鲁迅表达的思想主要是(   )

A.痛斥封建礼教的本质 B.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C.彻底否定传统道德 D.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心态主要有“接受”、“回归”和“再选择”三种主流表现。“接受心态”使中国社会走出封建专制阴影的笼罩,朝着资本主义道路迈进。据此可知,“接受”主要是

A.接受“民本”等传统文化观念,扫除封建专制的阴影
B.引进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基础
C.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D.利用启蒙思想的社会方案,推动民主共和制度的真正实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对1890—1926年间关键词“革命与维新、改革、改良”使用频率所作的统计。它可以说明( )

A.坚信革命必然取代改良维新的信心增强
B.此时段“革命”出现频率高于“维新、改良”
C.认识到改良或革命都是时代的迫切需要
D.赞成革命,怀疑、否定维新与改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先初先生在《五四时期民主观念的演变路径》中提到“在新文化运动向前推进的同时,国内外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势……民主观念又开始了新的转变”。这里“新的转变”指(    )

A.实践英国自由主义民主 B.效仿法国激进主义民主
C.实行德国保守主义民主 D.追求俄国苏维埃式民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史中会经常碰到“近代化”一词。百度词条对此解释: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背道而驰的有
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②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③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④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
⑤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A.②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下列哪个口号呼应了上述观点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须知今后的世界,必成劳工的世界”
C.“打倒孔家店”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学东渐”过程中在中国产生较大影响的各种思潮的先后顺序是(  )
①民主与科学    ②民主共和     ③君主立宪     ④马克思主义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助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评价下列哪项较为恰当(  )

A.中体西用的思想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笑林广记》记载古代一则笑话:有个官员到乡下去,问一个老农说:“近年来黎庶如何?” 老农答道: “今年梨树挺好,只是虫吃了些。”,旨在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张是

A.康有为的政治改良 B.孙中山的社会革命
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 D.毛泽东的土地革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