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唯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李鸿章这一观点体现的指导思想是
A.师夷长制以制夷 | B.师夷长制以自强 |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D.实业救国 |
一般来说,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主要是因为他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
B.彻底完成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 |
C.第一次高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 |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
著名的历史学家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史学的对象是史料,不是文词,不是伦理,不是神学,并且不是社会学。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做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不是去扶持或推倒这个运动,那个主义……史学便是史料学。”他强调的是( )
A.以自然科学的方式研究历史 |
B.要依照伦理观念和政治需要来选择史料 |
C.史学研究的重心是对史料的考证和辨析 |
D.史学理论的建构离不开史料 |
某历史学家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该学着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
A.科学技术决定论 |
B.传统的夷夏之辩的观点 |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
(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请填A,错误请填B。)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推倒雕琢、陈腐、艰涩的旧文学,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到:“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须经历一番痛苦,必须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抗拒这个潮流。”这些文字发表的背景是
A.辛亥革命 | B.二次革命 |
C.十月革命 | D.五四运动 |
鲁迅说:“凡是关心现代中国文学的人,谁都知道《新青年》是提倡‘文学改良’,后来更进一步而号召‘文学革命’的发难者。”最早提出“文学改良”的是
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应该是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维新变法运动对中国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B.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D.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民族危机 |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 B.救亡图存 |
C.反抗外来侵略 | D.反对专制统治 |
之所以说维新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主要原因( )
A.变法得到光绪帝的支持 |
B.变法涉及我国政治制度的变革 |
C.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
D.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了激烈的论战 |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种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文中的这种“潮流”是指 ( )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B.社会主义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马克思主义传播 |
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与此相比,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A.正好相反 | B.完全相同 |
C.部分相似 | D.三者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