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建立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来说,是主张民主与科学。从这一观点出发,下列言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有(   )
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②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打乱……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
③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④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林则徐是道光时期一位很有见识的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体中国人的敬仰,曾多次粉碎英国人到中国海域进行武装挑衅,其“虎门销烟”之壮举被载入中国史册。他高于同代官僚之处,除主张严禁鸦片外,最重要的是他(   )

A.为官清廉正直 B.坚决抗击外来侵略
C.主张开眼看世界 D.关心人民疾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独秀主张“崇实际而薄虚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伦理观念,力倡“生活神圣”、“利用厚生”,强调现代……社会利益由个人利益积合而成,自利心和公共心为经济学之两大砥柱。对材料观点的准确解读是

A.导致社会私欲的膨胀 B.肯定传统经世致用思想
C.批判儒家重义轻利观 D.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旭麓指出,新文化运动“不仅仅是反传统主义运动,更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价值重建”指的是
①用科学理性取代传统权威              ②用个性解放取代礼制禁锢
③用自我价值取代宗族本位              ④用民主自由取代专制独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6年,陈独秀说:“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据此可知陈独秀

A.反对民主共和 B.强调思想启蒙
C.主张国民革命 D.倡导社会主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京师 同文馆1879年列出的课程计划。该课程(    )

①体现中体西用思想
②重在培养翻译人才
③要求学生文理兼修
④注重近代思想启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是史学界研究历史事物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评述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是

A.商鞅不能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致变法失败
B.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主要是为推动手工业的发展
C.洋务运动强调“中体”是为引入“西用”而铺路
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有失认知的客观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由于在外交活动中语言文字方面存在障碍,加之《天津条约》规定中外条约均由英文书写,并以外文为准。这就迫使清政府作出了开办外国语学堂的决定。
材料二    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材一律禁用。在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清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课,…… 有应由各书局自行修改,如学校教员遇有教科书中不合共和宗旨者可随时删改。…… 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
──南京临时政府颁《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材料三    康有为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借用儒家经学的外衣和孔子的亡灵,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对孔子和儒家学说进行了猛烈的攻击,树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
材料四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并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开办新式学堂的目的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列举革命派在教育方面采取的重大举措。(2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近代资产阶级对孔子和儒家学说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进中国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所开创的两条成功的道路。(2分) 
(5)依据以上材料,试分析中国近代教育和思想发展的历史意义。(4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 “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④提倡学习西方人文职业教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论述的基本观点倾向于近代维新派的是

A.“夫不可变者有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
B.“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固,在人心不在技艺”
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D.“君权与民权合者情意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近代西方的

A.科学知识 B.选官制度
C.军事技术 D.教育与政治制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康有为和陈独秀都是近代的学术大师,都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但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中把孔子奉为主张变革的先师;而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造成孔子在两次运动中不同命运的根源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B.两次运动所处的社会性质不同
C.两次运动的目的不同 D.两次运动的观点主张不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20年代有历史教科书在介绍儒家思想时写道:“其宗主为孔丘”,不仅直呼孔子为孔丘,而且对孔子整理典籍的说法也表示了很大怀疑。这种暗含批评孔子之意的做法受到了

A.洋务运动的影响 B.维新运动的影响
C.抗日战争的影响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A.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B.改革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20年代有历史教科书在介绍儒家思想时写道:“其宗主为孔丘”,不仅直呼孔子为孔丘,且对孔子整理典籍的说法也表示了很大怀疑。这种暗含批评
孔子之意的做法受到了

A.洋务运动的影响 B.维新运动的影响
C.抗日战争的影响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潮流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