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图1和图2反映的历史信息并从背景的角度比较二者的异同。
严复称:夫所谓富强云者,质而言之,不外利民云尔,然政欲利民,必自民各能自利始; 民各能自利,又必自皆得自由始;欲听其皆得自由,尤必自其各能自治始......民之能自治而自由者,皆其力、其智、其德诚优者也。在此,严复认为
A.政治和经济改革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 |
B.争取国家富强必须提高国民的素质 |
C.政治和经济改革措施决定国家的兴衰 |
D.国家的盛衰决定了国民素质的优劣 |
【改编】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上述材料说明康有为主张
A.认识到法国大革命的残酷性 | B.实行民主共和制 |
C.效法法国大革命 | D.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
【原创】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下面就洋务运动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相一致 | B.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相背离 |
C.前期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相背离 | D.后期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相一致 |
【原创】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谈到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说:“洋务派与改革派的真正差别在于,前者只布新而不除旧,后者布新同时除旧”。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时代环境 | B.个人经历 | C.力量对比 | D.阶级利益 |
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
魏源的《海国图志》说:“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这表明《海国图志》( )。
A.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 | 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 |
C.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 | D.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 |
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中国人
A.开始开眼看世界 | B.坚持“中体西用” |
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 D.关注西方科技 |
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
下列新文化运动前后思想文化领域的言论,最有利于近代民主革命目标实现的是
A.“世界万国,以有民权而兴,无民权而亡者,踵相接,背相望” |
B.“女权愈振之国,共国愈文明” |
C.“社会主义社会是最进步之社会” |
D.“孔丘砌专制政府之基,以荼毒吾同胞者,二千余年矣” |
19世纪60年代,democracy传人中国,时人便译为“民主”。后来有人觉得不妥,便译作 “民政”(注:“民政”在古代中国是“为民之政”之意,有司空、司徒这样具体、琐碎的八个部门构成)。1903年,梁启超又改译作“民主”。中国人对democracy概念理解的演变说明了
A.对西方认识有一个深化过程 | B.外语翻译水平大幅度提高 |
C.中国古代已有民主共和观念 | D.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阶段性 |
有人认为“五四”提出来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化的问题,包括科学和自由,乃至“现代与西方”“传统与中国”这样的认识问题的方式,在晚清时都已经提出了。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 B.洋务运动 | C.维新变法运动 | D.新文化运动 |
梁启超曾致书康有为:“弟子以为欲救今日之中国,莫急于以新学说变其思想(欧洲之兴全在于此),然初时不可不有所破坏。孔子之不适于新世界者多矣,而更提倡保之,是北行南辕也。”这说明梁启超主张
A.提倡儒学,中西结合 | B.引进西学,变法图强 |
C.批判西学,古为今用 | D.效仿欧洲,自强求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