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学家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中“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是
A.王位世袭制 | B.分封制 |
C.宗法制 | D.郡县制 |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 B.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C.宗法制和郡县制 |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我国宗法制纽带是
A.财产 | B.地域 | C.信仰 | D.血缘 |
家(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最可能是受到
A.古代宗法制的影响 | B.古代禅让制的影响 |
C.古代分封制的影响 | D.传统美德的影响 |
西周一诸侯的妻室和子嗣状况见下表,能继承诸侯位的应是
妻 室 |
子嗣 |
妻(正配) |
A.二哥(20岁) B.四哥(15岁) |
妾一(侧室) |
C. 大哥(23岁) |
妾二(侧室) |
D. 三哥 (18岁) |
历史文献记载:周初定贵族墓葬列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考古发掘:湖北随县曾侯乙(公元前475年——433年)墓,挖掘出了九鼎。对材料的解读最合理的是
A.历史文献记载是可信的,推测考古发掘出的曾侯乙应该是周代某位天子。 |
B.考古发掘实物是可信的,推测历史文献记载的周初“列鼎制度”是假的。 |
C.历史文献和考古实物都可信,推测出周天子在战国时期改革了列鼎制度。 |
D.历史文献和考古实物都可信,推测出战国初曾侯乙僭越了传统礼乐制度。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论述了古代王权的演变情况。他认为,夏商时期的天子与诸侯没有君臣关系,天子只是诸侯的盟主而已;……而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的地位因此而至尊,由诸侯之长变为其君,并通过宗法礼乐制确定了与诸侯的君臣关系。上述分析说明
A.夏商是贵族联盟政治,西周是君臣政治 |
B.夏商是贵族政治,西周是中央集权 |
C.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 |
D.西周的专制王权大于夏商时期 |
《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中的“周制”是指
A.郡县制 | B.分封制 |
C.王位世袭制 | D.行省制 |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有助于形成这种认祖归宗情结的是( )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世袭制 | D.等级制 |
据文献记载,西周时期天子用九鼎,第一鼎盛牛,称“太牢”,以下盛羊、豕、鱼、脂、肠胃、肪、鲜鱼、鲜腊;诸侯一般用七鼎,也称“大牢”,减少鲜肉,鲜腊二味;卿大夫用五鼎,称“少牢”,鼎盛羊、豕、鱼、腊、肤;士用三鼎,盛豕、鱼、腊,士也有用一鼎的,盛豕。可见周代饮食制度强调( )
A.营养搭配 | B.贵贱等级 |
C.社会分工 | D.皇权至上 |
钱穆先生在其《中国文化导论》中说:“封建社会是各有封疆的,各各关闭在各自的格子里面……诸侯们各自涨破了他们的各自格子,……郡县的新国家,便逐渐形成,其姿态与性质,与旧的封建国家决然不同。到战国时,七国乃至九个大强国,几乎全是郡县的新国家了。”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分封的诸侯国是小国寡民 |
B.战国产生了中央集权国家 |
C.各国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 |
D.郡县出现适应了争霸需要 |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
A.封号和耕牛 | B.土地和耕牛 |
C.土地和人口 | D.人口和铁犁 |
下列说法与下图所要表达的主题最为相符的是( )
A.能力有大小高低 | B.血缘有亲疏远近 |
C.王权与神权结合 | D.中央已高度集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