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

A.孔孟之学 B.老庄哲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来源:陆王心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学家张岱年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  )

A.内心世界 B.自然规律 C.社会规律 D.天的意志
来源:阳明先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守仁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二: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三:程颐说:“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王守仁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怎样的哲学观点?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有何相同处?
(3)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只要各答出两条即可) 对此,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理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由于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理学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以及“尚礼义不尚权谋” 的致思趋向,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张载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以天理遏制人欲,根本目的是什么?
(2)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关系角度理解,上文作者为什么认为理学倡导的“义” “利”观是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
(3)上文作者认为理学倡导的重义轻利的观念有何积极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核心是(   )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发明本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时期诗人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经历,这说明唐朝时期(   )

A.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B.儒学出现危机
C.佛教取得统治地位 D.道教的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宋时期,儒、佛、道三教的关系是(   )

A.水火不相容,互相攻击,尖锐对立
B.三教互相取长补短,已经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C.相互吸纳渗透,调和之风兴盛
D.三教在不同的区域各自发展,自成一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此举

A.意在规劝嘉靖皇帝遵守法律 B.履行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
C.体现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D.反映了君臣间的权力之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问以格物致知为先,明善诚身为要,凡诗书、尚书等六经文字,孔子与孟子的遗言,都下过工夫。”的学者是

A.朱熹 B.陆九渊 C.王守仁 D.李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在明朝时来到中国,他可能看到的现象有
  

A.三省六部的官员定期上朝议事
 
B.《四书章句集注》为科举考试内容
 
C.安徽三庆班徽戏剧团进京献艺
D.工匠们在作坊中制作珐琅瓷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3月南京市高三第一次调研3题)曾被康熙帝称为”集大成而绪十百年绝侍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其著作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儒学思想家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认为:“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推测下列人物的观点与王阳明相近的是

A.陆九渊 B.李贽 C.朱熹 D.程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山东省平邑一中2009届高三元旦竞赛30题)关于以下二者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使儒学思想更加理论化、思辩化
B.都认为“万物只是一个天理”
C.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D.二者共同编著《四书章句集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