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元朝恢复科举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来考试文人,明清两代也以朱熹的思想为科举的标准答案,主要是因为

A.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 B.朱熹的个人努力得到统治者认可
C.科举考试改革的需要 D.朱熹的思想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唐朝服饰的艳丽奢华和开放。但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朴,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此种审美观的转变主要是由于

A.封建经济的衰退 B.专制集权的强化
C.程朱理学的盛行 D.审美意识的觉醒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意思是(  )

A.理学阻止了中国独特文明的延续 B.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念
C.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D.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屩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生意”的根源,也就是“天地生物之心,藉以识仁”。该诗所反映学术思想属于

A.道教 B.佛教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地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应是

A.穷理的方法问题 B.理是否存在的问题
C.理气的关系问题 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生对中国古代某思想家的学说进行研究,写了一篇小论文,其标题是“慎思明辨,格物致知”。下列人物中,最有可熊成为该学生进行上述研究的对象是

A.韩非 B.陆九渊 C.朱熹 D.王守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葛荣晋指出:“实学思潮是从宋明理学中分化出来的一股新的社会进步思潮,是儒学发展到明清之际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文中的“实学思潮”
①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②深入批判了封建制度
③提出了“经世致用”主张
④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学者余英时曾指出:“如果一定要在中国思想流派中找出一家与西方科学精神最相近的,我个人认为只有程朱一系的理学足以当之。”此说的依据是程朱理学主张

A.格物致知 B.先理后气
C.存天理,灭人欲 D.理气同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位历史学家曾说:“朱熹把自然、社会、人生的必然性升格为一种普遍性的原理、道理或天理,而获得形而上学品格。其圆融了终极世界与经验世界层面的疏离。”下列体现了朱熹这种圆融性的观点的是

A.理之源在于天理 B.天理即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C.“存天理,灭人欲” D.“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语出宋真宗赵恒)这首诗不能说明(    )

A.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B.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
C.儒家经典成为学校教科书
D.皇族考取功名后承袭恩荫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代女子以丰腴的体态为美,雍容富态、健康自然成为美女的主导性标准。到了宋代,标准则变为文雅与自我克制,缠足后的纤纤小脚成为美女的重要条件。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男性审美观念的变化
B.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C.女性自主意识的提高
D.理学影响的日益深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朱熹和王阳明都对“理”进行了不同阐释,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是(    )

A.否定佛教、道教的教义 B.发扬光大儒家学说
C.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D.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心学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甚至有理学家指责其“诋毁先儒”、“传习邪说”,但是到了明代士人阶层却从王阳明的心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心学

A.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打破孔孟学说的权威
C.强调人在探求理时的主体性
D.是对理学彻底的否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鹅湖之会”。“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据此可知,二者的分歧在于(    )

A.世界本原之争 B.治学方法之争
C.理气关系之争 D.道统思想之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汉至宋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趋势是    (  )

A.博采众长,引领世界潮流
B.植根自然经济,逐渐落后于世界
C.传承发展,服务专制皇权
D.直面社会现实,逐渐关注民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