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其实质是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 B.构建理学思想体系 |
C.强调“理”是万物之源 | D.反对民主启蒙思想 |
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主张和贡献是
①著有《四书章句集注》 ②提出“理气论”
③提出“正君心” ④提出“致良知”学说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的记者会上,引用林则徐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说明自己的信念。此言蕴含的理念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似
A.老子 | B.韩非子 | C.朱熹 | D.李贽 |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吹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 B.有理而后有气 |
C.宇宙便是吾心 |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
14.明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尽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此举
A.意在规劝嘉靖皇帝遵守法律 | B.履行监察部门的监察职责 |
C.体现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 D.反映了君臣间的权力斗争 |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的王阳明“龙场悟道”,以下符合王阳明所悟的“道”的是
A.“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
B.“教学者如扶醉人。” |
C.“读书要玩味。” |
D.“人之求知若登梯然,进一级则所见愈广。” |
古有两人吵架,一个曰“有没有天理!”,另一个驳:“你没有良心!”路过的先生向身边的学生说:“他们在讲道。”以此可判断先生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
A.道法自然 | B.治世不一道 |
C.兼爱非攻 | D.“理”存在的合理性 |
南宋朱熹与明代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共同之处是
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
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
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 )
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 | 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
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 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
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王安石提出“行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无外物” | B.“天地为万物之本” |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
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
A.圣人托梦 | B.内心自省 | C.格物致知 | D.读万卷书 |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隅,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期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 B.儒家伦理不畏社会所重视 |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也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