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借用数据库方法,统计了两汉时期反映社会观念的一些关键词在汉代代表性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取前七位,按从多到少顺序排列:西汉是“道”“义”“礼”“平”“利”“法”“孝”,东汉是“道”“平”“礼”“法”“义”“孝”“信”。这一现象说明两汉社会
A.礼法并用教化为重 |
B.道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信仰 |
C.以孝选官保证了政府的人才需求 |
D.公平观念导致功利思想消亡 |
史学家陈旭麓说:“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下列评述与材料中观察历史现象的思想方法相一致的是( )
A.商鞅不能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致变法失败 |
B.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主要是为推动手工业的发展 |
C.康有为借古喻今、托古改制为宣传维新变法铺路 |
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有失认知的客观性 |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汉武帝对此言论十分欣赏,主要是其有利于( )
A.光大儒家 | B.恢复礼乐秩序 |
C.建立教育体系 | D.加强中央集权 |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出自宋真宗赵恒)这首诗不能说明
A.皇族考取功名后承袭恩荫 |
B.宋朝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 |
C.儒家经典成为学校教科书 |
D.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
下图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他们思想共同之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促使儒家思想向前发展 |
B.都是唯心主义观点 |
C.都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思想 |
D.都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正确的历史结论的是( )
A.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孔子创立儒家学说 |
B.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大革命的理论依据 |
C.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
D.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提出“先定论”的主张 |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 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
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历史产生的影响是
① 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学密切结合
② 从思想上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
③ 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④ 促进了民主思想的自由发展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与下列文本材料反映的朝代相符合的选项是
A.选拔官员采用九品中正制 | B.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
C.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 D.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
古代治国讲“帝道”(尧舜禹汤治理之道)、“王道”(德政)、“霸道”(法家)。融合此“三道”思想且被当朝统治者采用的是( )
A.孟子的民本思想 | B.荀子的政治思想 |
C.董仲舒的新儒学 | D.二程朱熹的理学 |
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 |
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
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 |
“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汉代中期以后在司法实践中开始以儒家经典《春秋》中的原则与精神作为案件裁量依据的司法审判模式。据此可知
A.“三纲五常”成为法律规范 |
B.西汉中期国家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
C.儒家刑罚思想取得正统地位 |
D.春秋以来百家争鸣局面的终结 |
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君主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即大夫胸怀母爱心情,虽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体现了
A.兼爱 | B.以礼入法 |
C.存天理,灭人欲 | D.致良知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 | B.黄老之学被推崇 |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 D.宗法制度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