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独尊儒术”和秦代“焚书禁学”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汉代重在“尊”,秦代重在“禁”,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都是
A.文化氛围由活跃转为沉闷 | B.文化内容由宽容转向专制 |
C.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空间 | D.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
《汉书·董仲舒传》载:“(官吏们)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天下……广其田宅,博其产业。”这主要说明西汉中期
A.土地兼并出现 | B.官民矛盾尖锐 |
C.官吏滥用权力 | D.农民生活艰难 |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是( )
A.春秋时期的道家思想 |
B.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
C.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
D.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
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A.墨子“兼爱”思想 |
B.孟子“性善论” |
C.老子“无为”思想 |
D.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 |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孟子的主张相比,董仲舒的主张
A.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
C.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
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賜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
A.先秦儒学 | B.汉代儒学 |
C.宋明理学 | D.佛教 |
《公羊传》大一统理论主要包括以“尊王”为核心的政治一统,以“内华夏”为宗旨的民族一统,以“崇礼”为中心的文化一统。这表明大一统源于
A.夏商时期的方国联盟 | B.西周封建诸侯与分封制度 |
C.秦中央集权国家建立 | D.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 |
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
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
某校学生在进行题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下表,其中论证最为严谨的是( )
话题 |
人物 |
看法∕史料 |
结论 |
专 制 统 治 |
孟子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A.先秦诸子具有民主思想 |
董仲舒 |
天子受命于天 |
B.天人感应思想强化君主专制 |
|
黄宗羲 |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C.该思想已成为当时正统思想 |
|
谭嗣同 |
君,皆大盗也 |
D.维新派都反对君主立宪 |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之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思想始于( )
A.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 B.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
C.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 D.宋朝程朱理学 |
1758年发生了一次“霾灾”,数日雾霾不散,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乾隆皇帝除了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还亲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乾隆皇帝这一做法受 ( )
A.孔子思想影响 | B.董仲舒思想影响 |
C.朱熹思想影响 | D.王阳明思想影响 |
董仲舒《春秋繁露》云:“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此话强调,君主应( )
A.以德治国 | B.依法治国 |
C.强化王权 | D.顺应天意 |
著名思想家李泽厚说: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衡,或夸扬其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索,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的阶级、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都
A.使儒学和皇权更加充满宗教色彩 | B.得到了当朝统治者推崇 |
C.提出了一定程度上限制君权的主张 | D.使儒学的地位达到了顶峰 |
有史学家认为:汉武帝时,儒学家开始使儒学走上了宗教化的道路,成为“儒教”,儒家内部出现了第一个神学家。这种观点认为( )
A.汉武帝发展完善了儒家思想 | B.汉代经学神秘化趋势明显 |
C.董仲舒彻底否定了先秦儒学 | D.汉代儒学家重视考据、训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