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我国有句古话:“画饼不能充饥”这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
①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② 意识是物质的主观映象 
③ 精神的东西不重要的                    ④ 意识对物质不具有反作用 

A.①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过人口普查,能准确的把握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分布、人口结构等状况,从而为国家决策奠定基础。定期开展人口普查体现的哲理有
①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客观的 ②运动是绝对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想问题办理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航天航空技术相比,地震预测是世界性的难题,正所谓“上天容易入地难”,“入地难”难在

A.人们认识和掌握地震规律仍然缺乏一定的主客观条件
B.地壳深部的不可入性使人们永远无法了解它的发生规律
C.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使人们的认识无法得到实践的检验
D.地壳运动有复杂性,无规律可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惠施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这说明惠施 (     )
①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②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 ③属于形而上学观点 ④属于相对主义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休谟说:“除了对知觉之外,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观念。”他认为“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的。”此观点属于(  )
①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 ②探讨了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思维决定存在

A.① B.② C.①② D.②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刻舟求剑》的楚国人,错在

A.离开运动谈物质 B.离开物质谈运动
C.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 D.肯定了物质是运动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这一谚语包含的哲理是

A.按照木头的纹理劈柴就会势如破竹,迎刃而解
B.做任何事情,如果不尊重客观规律盲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劳而无功
C.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D.客观规律会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6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中,三次下潜深度超过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达到了预定的试验目标,取得了圆满成功。这说明了

A.规律是可以创造的 B.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这一谚语包含的哲理是

A.按照木头的纹理劈柴就会势如破竹,迎刃而解
B.做任何事情,如果不尊重客观规律盲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劳而无功
C.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D.客观规律会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说”。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简斋的诗作:“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B.脱离物质的运动是存在的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事物是静止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说:“股市无常道,涨跌无常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

A.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B.规章制度具有连续性、稳定性的特点
C.支配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D.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我国今年经济发展形势,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经济增长速度确定为8%,这表明 (     ) 
①人们可以随意地选择生产力 
②人们能够随心所欲地发展生产力  
③生产力的发展只能依据已形成的经济基础和其他历史条件,是客观的
④国民经济计划的制定与修改,发展速度的确定与调整,必须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来进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意识的内容和本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