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其中实验结果错误的是
A.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小鼠存活 |
B.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小鼠死亡 |
C.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小鼠死亡 |
D.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小鼠存活 |
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够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 |
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
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
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和蛋白质,不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
下面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
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 |
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
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
下列关于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给小麦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 |
B.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在核糖体处检测不到放射性 |
C.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
D.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可能含有18O |
下列有关科学家实验室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实验材料 |
实验过程 |
实验结果与结论 |
A |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 |
将R型活菌与S型菌的DNA与DNA水解酶混合培养 |
只生长R型菌,说明DNA被水解后,就失去遗传效应。 |
B |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
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 |
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
C |
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 |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 |
烟草感染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 |
D |
大肠杆菌 |
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 |
经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1/4,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
20世纪30年代之前,人们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但通过实验充分证明了,DNA才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遗传物质DNA的实验发现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发现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有:烟草花叶病毒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 |
B.要证明什么是遗传物质,必须设法将蛋白质与DNA分开,单独、直接观察它们的作用 |
C.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
D.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 DNA 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
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对于上清液中还含有少量放射性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可能离心速度较慢,时间较短,部分被T2噬菌体侵染的大肠杆菌存在于上清液 |
B.可能部分大肠杆菌已裂解,32P标记的子代T2噬菌体进入上清液 |
C.可能有部分未侵染大肠杆菌的T2噬菌体存在于上清液 |
D.可能离心速度太快,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32P标记T2噬菌体外壳进入上清液 |
关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
A.R型菌与S型菌的DNA混合后,转化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
B.用S型菌的DNA与活R型菌混合后,可能培养出S型菌菌落和R型菌菌落 |
C.用DNA酶处理S型菌DNA后与活R型菌混合可培养出S型菌菌落和R型菌菌落 |
D.格里菲思用活R型菌与死S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导致小鼠死亡,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遗传物质携带着生物的遗传信息,控制着生物的性状。下列叙述不能说明核酸是
遗传物质的是
A.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与霍氏车前病毒的蛋白质重建而成的新病毒能感染烟草并增殖出完整的烟草花叶病毒 |
B.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最终能分离出活的S型菌 |
C.T2噬菌体的DNA进入宿主细胞后能合成出T2噬菌体的外壳蛋白 |
D.外源DNA导入受体细胞后并整合到染色体上,随受体细胞稳定遗传 |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同位素标记法,重复了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预测实验结果是:沉淀物中放射性强。可是检测实验结果时,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上清液中放射性强。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实验时间过长,细菌解体,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 |
B.实验时间过短,大量的子代噬菌体没有被释放出来 |
C.搅拌力度过大,大量的亲代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 |
D.搅拌力度过小,大量的亲代蛋白质外壳没有和细菌分离 |
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
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杂合”噬菌体的组成 |
实验预期结果 |
|
预期结果序号 |
子代表现型 |
|
甲的DNA+乙的蛋白质 |
1 |
与甲种一致 |
2 |
与乙种一致 |
|
乙的DNA+甲的蛋白质 |
3 |
与甲种一致 |
4 |
与乙种一致 |
A.1、3 B.1、4 C.2、3 D.2、4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
D.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
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 |
B.人体成熟的白细胞中不含血红蛋白,但含有血红蛋白的基因 |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含较多的血红蛋白,但不含血红蛋白基因 |
D.果蝇表皮细胞中DNA分子数大于8个 |
生命科学研究常利用同位素标记特定的化合物,追踪或显示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下列各项所选择使用的同位素及相关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同位素 |
应 用 |
A |
35S |
标记噬菌体,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B |
15N |
标记DNA分子,证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方式 |
C |
14C |
标记CO2,得知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
D |
18O |
标记水,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