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元素的循环途径,图乙表示图甲中B1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丙表示图甲中B1的能量流动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属于能量金字塔中的生物有__________ (填字母)
(2)B1和B2的行为活动互被对方感知,以利于捕食和反捕食。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是___ __。
(3)据图乙分析,B1的种群数量约为__________ (用K1、K2表示)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
(4)图丙中,流经B1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KJ·m﹣2·a﹣1,流入B2的能量是__________kJ·m﹣2·a﹣1
(5)该生态系统中,每年有一定量的有机物残屑未被分解,推测影响分解者分解效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该因素导致分解者细胞内的__________活性降低。
(6)据研究表明B3几乎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还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
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甲)和碳循环示意图(图乙),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据甲、乙两图,回答问题:
(1)图乙中的 (填字母)可构成生物群落,碳元素在其中是以 传递的。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与乙图相比较,甲图中没有的是 (填字母)。
(3)湖泊中,水蚤与河蚌的关系是 。
(4)水蚤吃藻类,而河蚌吃小球藻和水蚤,河蚌属于第 营养级;水蚤的粪便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这种情况下,细菌和真菌的能量直接源于第 营养级。
(5)若河蚌从小球藻中获得的能量3/5,从水蚤中获得的能量为2/5,则河蚌增加10g体重,最少需要小球藻 g。
(6)该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如图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图(单位:103kJ·m-2·a-1)。
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用于植食动物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的能量值是 。
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元素的循环途径,图乙表示图甲中B1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丙表示图甲中B1的能量流动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属于能量金字塔中的生物有__________ (填字母)
(2)B1和B2的行为活动互被对方感知,以利于捕食和反捕食。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是___ __。
(3)据图乙分析,B1的种群数量约为__________ (用K1、K2表示)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
(4)图丙中,流经B1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KJ·m﹣2·a﹣1,流入B2的能量是__________kJ·m﹣2·a﹣1
(5)该生态系统中,每年有一定量的有机物残屑未被分解,推测影响分解者分解效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该因素导致分解者细胞内的__________活性降低。
(6)据研究表明B3几乎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还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
生态学家对某个水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调查。下图为此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
(1) 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慈姑与蓝藻,二者的作用是 ,从而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鲻鱼和拟龟都能够以蓝藻为食,它们之间存在着 关系。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千卡/(米2·年)。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大部分通过 和 的途径消耗掉,只有大约 %的能量能够流到下一个营养级。
(3)该生态系统在受到轻微污染时,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 ,很快消除污染,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由此体现出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从而使系统的 和 趋于相对稳定。
在生命系统中,下列哪一现象不是单向进行的是
A.小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
B.人膝跳反射中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
C.生态系统中两个物种间的信息传递 |
D.生态系统中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流动 |
三趾树懒是一种移动缓慢、代谢率极低的植食动物,这种动物不直接从树冠“空投”粪便,而是每隔一段时间爬下树排便。研究发现,这种树懒到地面排便时,躲在皮毛里的树懒蛾就伺机在大便中产卵,卵孵化后的幼虫专食树懒大便,而羽化后的树懒蛾又会寻找树懒钻进其皮毛中。蛾死掉后被分解者分解,产生的无机氮促进树懒皮毛中绿藻的生长,绿藻能帮助树懒躲避天敌,也可供树懒食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三趾树懒和绿藻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
B.三趾树懒爬下树排便耗能较多且易被天敌捕食 |
C.树懒蛾幼虫呼吸消耗的能量来自三趾树懒的同化能 |
D.三趾树懒、树懒蛾和绿藻构成的生物群落相对稳定 |
下列有关信息传递过程中,错误的是( )
A.传出神经末梢突触小体神经递质肌肉或腺体 |
B.胚芽鞘尖端生长素胚芽鞘尖端下部 |
C.雌蛾性外激素同种雄蛾 |
D.小肠黏膜促胰液素胰岛 |
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当地农田生态系统的鼠害情况进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采用 法估算该农田生态系统的田鼠种群数量。
(2)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根据 ,构建了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其中Nt代表t天后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λ表示倍数,N0表示田鼠的起始数量)。由此可见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环境条件除了食物、空间充裕、气候适宜外还必须满足 。
(3)在农田中,田鼠可被鼬捕食,它们之间通过气味识别,可见信息能够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该农田生态系统中,一个生长季节收获的农作物中所含全部能量折合成葡萄糖质量为Akg,农作物细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质量为Bkg,1kg葡萄糖储存CkJ能量,这些农作物在整个生长季节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 (大于、等于、小于)(A+B)CkJ。通常采取 等措施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最大限度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甲)和碳循环示意图(图乙),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据甲、乙两图,回答问题:
(1)图乙中的 (填字母)可构成生物群落,碳元素在其中是以 传递的。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与乙图相比较,甲图中没有的是 (填字母)。
(3)水蚤的粪便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这种情况下,细菌和真菌的能量直接源于第 营养级。
(4)若河蚌从小球藻中获得的能量3/5,从水蚤中获得的能量为2/5,则河蚌增加10g体重,最少需要小球藻g。
(5)该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如图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图(单位:103kJ·m-2·a-1)。
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用于植食动物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的能量值是 。
“稻鱼共生系统”中,鲤鱼冲撞稻秧导致稻飞虱等害虫落入水中并食之,同时使清晨水稻叶片上的露水坠入水中,减少稻瘟病原孢子产生和菌丝体生长;鲤鱼的游动,又可引起水浑浊,抑制水中杂草的生长;稻叶在给鲤鱼提供食物的同时,还为鲤鱼生长创造良好环境。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该生态系统中的鲤鱼与稻飞虱的关系为 。
(2)该生态系统的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结构特点是 ,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
(3)科学家通过研究该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捕食关系,构建了一个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仅从模型分析,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是 和 ;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 调节。
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下列各题。
(1)如图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由 固定的太阳能,图中A代表 。
(2)植食性动物的能量有 (J/cm2·a)传递到肉食性动物体内。
(3)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鲢以绿藻和水草为食,草鱼与白鲢的种间关系为 。调查鱼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最好采用法 。
(4)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 。
(5)该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 三个方面的功能。
(6)建立“桑基鱼塘”,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实现了对能量的 。
(每空1分,共8分)下表是某池塘生态系统内一个食物网中6个种群有机物同化量的数值,其中是生产者的只有A。
种群 |
A |
B |
C |
D |
E |
F |
有机物同化量(kg) |
5000 |
390 |
110 |
29 |
21 |
5 |
(1)据测定,A种群在充足光照条件下,每小时释放氧气的量为32mg,在黑暗的环境中每小时释放二氧化碳的量为44mg,则A种群在充足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制造有机物(以葡萄糖为例计算) mg。
(2)若按能量传递效率为10%计算,该食物网最多有 条食物链,E和D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E和F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
(3)如果向该池塘引入以F为专一食物的水生动物,A、B、C、D、E5个种群中密度首先下降的是 。一般情况下,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维持相对稳定,表明池塘生态系统的内部具有一定的 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与生态系统的 。
关系密切。
(4)由于违规排放大量污水,引起池塘中A大量繁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通过加大挺水植物的栽培量和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可以有效地遏制该现象,其中挺水植物起到通过遮光来影响A的生长和 的作用。
甲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乙图表示一个长期有效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碳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赖于 (生理过程)。图中①②④过程与③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分解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将碳释放回大气中。
(3)乙图食物网中的肉食动物是________,通常数量较少,从能量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若人们想通过此生态系统更多地得到种群X,理论上讲能达到目的的最有效手段是减少S种群和 种群的数量。(填“G”或“S”或“Q”)
(4)若一个农田生态系统,若干年后该弃耕农田中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演替出森林,我们把这样的演替类型称为____________。植被优势种群的演替,从根本上体现了植被对________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在某鱼塘中有A、B、C、D四种鱼,其营养结构如图甲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和B的关系是__________,若向鱼塘中投放专门食用C的鱼E,则A和B的总数量在短期内的变化是________。当鱼E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会大量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刺激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给垂体,促使其释放___________,该物质促进____________,使尿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
(2)图乙为C、D两种鱼在某个时间段内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t2~t3时间内C种群出生率___________(大于/小于)死亡率,此时间段内,C和D种群的年龄组成______(是/否)相同。为获得较多的D种群个体,且不影响种群的可持续发展,需捕捞后维持在______时对应的种群数量。
(3)图丙曲线所示为种群B在前5年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是______增长,在1~2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______年,20~30年中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____。若B为自然界的某濒危物种,保护其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学家对某池塘进行能量流动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第一、第二、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单位:J/hm-2·a-1)。请回答下列问题:
食物链 |
植物 |
植食动物 |
肉食动物 |
GP |
463 |
63 |
12.4 |
R |
96 |
18.8 |
7.5 |
未利用 |
293 |
29.3 |
5 |
分解者分解 |
12.6 |
2.1 |
微量 |
注: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1)池塘中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_。某个季节由于光照减弱,导致某种鱼类向上转移,此现象表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_______发生改变。
(2)从表中数据可知,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若粪便迅速被分解,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表中的____________(填表中数值)J·hm-2·a-1的一部分。
(3)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池塘中的N、P含量升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它们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氧量________,造成鱼类数量减少,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