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4C标记的吲哚乙酸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叙述错误的是( )
A.处理甲中的A端,能在甲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B.处理乙中的A端,能在乙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C.处理乙中的B端,能在乙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D.处理甲中的B端,不能在甲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生长素主要作用的是( )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获得无籽番茄 |
B.扦插的枝条用生长素处理后产生大量不定根 |
C.植物茎的向光性 |
D.人工诱导产生三倍体无籽西瓜 |
能体现生长素对植物器官的影响效果相同的一组是 ( )
A.根的向重力性和茎的背重力性 | 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 |
C.茎的背重力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 D.根的向重力性和带芽扦插生根 |
将栽有刚发芽玉米幼苗的小盆固定于如图所示的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的转盘上(小盆不透光),并给予左侧光照。一段时间后,玉米的顶芽和根的生长方向分别为(假定观察时小盆处于如图所示位置) ( )
A.顶芽↖,根↘ | B.顶芽↖,根↙ |
C.顶芽↗,根↘ | D.顶芽↗,根↙ |
分析右图,对生长素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 ( )
A.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 |
B.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
C.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d>c>b>a |
D.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 |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 |
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②③进行对照 |
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①③进行对照 |
D.图中向光弯曲生长的是①③⑤ |
宋代苏轼在《格物粗谈·果品》中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既发,并无涩味”。上述叙述中“得气既发”的“气”是指 ( )
A.氧气 | B.二氧化碳 | C.乙烯 | D.吲哚乙酸 |
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 |
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 |
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有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 |
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
植物向光性的形成,是由于单侧光使( )
A.茎尖端的顶端分生组织合成生长素的能力发生改变 |
B.生长素在向光侧比背光侧分布多 |
C.生长素在向光侧比背光侧分布少 |
D.尖端感受光刺激的能力下降 |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 |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
D.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
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如下表的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抵消顶端优势 | B.摘除顶芽后,侧芽生长停滞 |
C.顶芽的存在并不影响侧芽的生长 | D.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 |
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杆能部分恢复成直立状态,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受重力影响.向地性 | B.受重力影响.背地性 |
C.受水的影响.向水性 | D.受光的影响.向光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