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表是某微生物培养基成分,请据此回答:
编号 |
成分 |
含量 |
① |
粉状硫 |
10g |
② |
(NH4)2SO4 |
0.4g |
③ |
K2HPO4 |
4.0g |
④ |
MgSO4 |
9.25g |
⑤ |
FeSO4 |
0.5g |
⑥ |
CaCl2 |
0.5g |
⑦ |
H2O |
100ml |
(1)右表培养基可培养的微生物类型
是 。
(2)若不慎将过量NaCl加入培养基中。
如不想浪费此培养基,可再加入 ,
用于培养 。
(3)若除去成分②,加入(CH2O),该培
养基可用于培养 。
(4)表中营养成分共有 类。
(5)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种成分都溶化
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 。
(6)右表中各成分重量确定的原则是 。
(7)若右表培养基用于菌种鉴定,应该增加的成分是 。
下面对发酵工程中灭菌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防止杂菌污染 | B.消灭杂菌 |
C.培养基和发酵设备都必须灭菌 | D.灭菌必须在接种前 |
下面对发酵过程中灭菌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防止杂菌污染 | B.消灭杂菌 |
C.培养基和发酵设备都必须灭菌 | D.灭菌必须在接种前 |
下图表示土壤细菌在给植物供应氮方面的作用,图中1、2、3分别代表相关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中的分子态氮被还原成硝酸,这一过程叫做固氮作用 |
B.铵被硝化细菌氧化成亚硝酸,随后又被氧化成硝酸的反应被化学家称为硝化反应 |
C.构成氮循环的主要环节是: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 |
D.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对水份的吸收是两个独立的过程 |
现有4种突变型细菌1、2、3、4,它们都不能合成生长所必需的物质E。A、B、C、D都是合成E物质的必需中间产物,但不知这些物质合成的顺序。于是在培养基中分别单独加入这几种物质并分析了这几种物质对各种突变型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
突变型 |
培养基中单独加入的物质 |
||||
A |
B |
C |
D |
E |
|
1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表示生长 -:表示不生长
根据以上结果,推测几种物质最可能的合成顺序是:
A、E→C→A→B→D B、C→D→B→A→E
C、C→B→A→D→E D、D→B→A→C→E
在农田土壤的表层自生固氮菌较多。将用表层土制成的稀泥浆接种到特制的培养基上培养,可将自生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开,对培养基的要求是( )
①加抗生素 ②不加抗生素 ③加氮素 ④不加氮素 ⑤加葡萄糖 ⑥不加葡萄糖 ⑦37℃恒温箱中培养 ⑧28~30℃温度下培养
A.①③⑤⑦ | B.②④⑥⑧ | C.②④⑤⑧ | D.①④⑥⑦ |
如右图所示为面包霉体内合成氨基酸的途径。若在发酵工程中利用面包霉来大量合成氨基酸A,应采取的最佳措施是
A.改变面包霉的细胞膜通透性 |
B.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发酵 |
C.对面包霉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不能合成酶③的菌种 |
D.对面包霉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不能合成酶②的菌种 |
温度对发酵过程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温度过高,发酵周期缩短,产量降低 | B.温度不影响生物合成的途径 |
C.温度能影响菌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 D.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所需的最适温度不一定相同 |
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原因不易降解,会污染环境。某研究小组依照下列实验方案(图1)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SP1菌,培养基配方如表1。
(1)配制Ⅱ号固体培养基时,除添加Ⅱ号液体培养基成分外,还应添加1%的____________。
(2)培养基配制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
(3)从用途上来说,Ⅰ号培养基和Ⅱ号培养基分别属于____________培养基和____________培养基。在Ⅱ号培养基中,为SP1菌提供氮源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4)在营养缺乏或环境恶劣时,SP1的菌体会变成一个圆形的休眠体,这种休眠体被称为
____________。
(5)将SP1菌接种在含不同浓度氯苯的Ⅲ号培养液中培养,得到生长曲线(如图2)。从图2可知SP1菌在____________培养条件下最早停止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于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 ,这种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 ,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 。
(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 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 。
(4)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 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若研究“目的菌”的生长规律,将单个菌落进行液体培养,可采用 的方法进行计数,以时间为横坐标,以 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
(6)实验结束时,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 处理后,才能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