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l)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___          _条,其中黄雀属于第____营养级,若要调查该地区黄雀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法。
(2)在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为a,全部消费者和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为b,则a、b之间的关系是____。
(3)由于某些原因螳螂的数量大量减少,而黄雀的数量增加,其原因是___         _。
(4)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        的形式进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微囊藻是形成水华的主要类群,科研人员为修复出现水华的某湿地生态系统,适量增加湿地原有的滤食鱼、沉水植物、挺水植物等生物的数量,以有效控制水华的发生,使该湿地生态系统得以修复。回答问题:
(1)在修复该湿地时,增加的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与微囊藻之间是       关系,从而降低微囊藻的环境容纳量。当出现水华的湿地生态系统经修复后,又慢慢恢复的过程属于     演替。
(2)修复后的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填“强于”或“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回答下列与生态有关的问题:
(1)某生物课外小组对一个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原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注意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对一云杉林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统计,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如下表所示。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此云杉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          
(3)该山区25年前发生过森林火灭,焚毁了所有林木。现有一位生态学者对该由区植被进行调查,得到部分数据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火灾后该地区群落的演替类型是
②火灾后该地区曾引入一种外地植物,引入物种的种群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表:

通过对该物种在引入前后种群基因频率的比较,请说明该物种在引入前后有没有发生进化?   。判断的依据是   
(4)研究某草原能量传递关系获得下列图解,图中字母A、B、C、D、E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字母a、b、c、d表示能量,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能最流动方向。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__过程实现的(填数字序号)。食草动物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服,这一部分能很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过程应是图示中的     箭头所示(填数字序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欧洲兔曾被无意携入澳洲,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a年引入狐狸防治兔灾。据题图回答下列问题:

(1)0(起始年)→a年,欧洲兔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速度增长,这属于种群增长的         型曲线;若不加以防治,将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锐减,生物多样性包括
;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是        
(2)c年控制狐狸数量,并引入仅对欧洲兔致死的黏液瘤病毒后,草原生态系统逐渐恢复稳定。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方式是    
(3)若澳洲大草原的总面积为250km2 ,兔子的K值为9000只,某次调查发现兔子种群数量为5500只,则该生态系统中兔子的种群密度为      ;当兔子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  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4)请写出能量流入兔子体内后的去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表表示东亚飞蝗种群的数量变化和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的情况,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的点是                   ,从d点开始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 可通过引起种群的          失调,从而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最终降低种群数量。
(2)东亚飞蝗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            ,飞蝗同化的能量中大约有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表中储存在飞蝗有机物中的能量的去向有①____           、②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养殖,能适应咸、淡水环境。
(1)当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会大量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给_____________,促使其释放_____________,该物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
(2)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其监测数据显示,a~e段这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见图9)。图中显示,罗非鱼种群在a~b段呈______型增长。据图推测,FNE最可能是在___________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_______________。

(3)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该水库出现水华现象,浮游动物和鱼类均受到影响。请用文字和箭头描述藻毒素从产毒藻逐级积累到FNE体内的途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沙打旺,一种优质牧草,抗旱、耐盐碱、耐瘠薄。某地为治理荒山,大面积种植沙打旺后任其自然生长。下图是连续多年对沙打旺种群的研究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过程中常采用_______方法估算种群密度,该方法的关键是_______。
(2)0~2年内沙打旺种群增长曲线近于_______型增长。若自然环境无明显变化,2~8年,λ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第_______年起,沙打旺达到种群的K值。第6年的沙打旺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型
(3)欲预测12年后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应统计种群的_______。
(4)数年后,鼠害猖獗,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        只/hm2。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甲表示某流速缓慢的河段,因A、B、C排污口不断排放氮、磷、有害物质a等污染物,使河段水体污染逐渐加重,1、2、3、4表示不同的调查段。图乙表示该河段中3号调查段各营养级的部分生物种类受污染的情况。

请回答:
(1)受污河段中,若生态系统能够恢复稳态,恢复速度最快的是       号调查段。
(2)图乙包含的食物链属于       食物链,该生态系统除图中所涉及的成分外,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            。生物体内物质a含量沿食物链逐级增加的现象称为         
(3)水生植食动物处于       营养级,在4号调查段,若水生植食动物营养级中的浮游动物大量繁殖,造成数量剧增,此时水生植物和浮游动物之间可能会呈现上宽下窄的         ;若水生植食动物营养级中的鱼类出现大量死亡,将引发生态系统的         调节,此外,水生植食动物数量还随季节变化,说明群落具有           结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养殖,能适应咸、淡水环境。
(1)当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会大量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给________,促使其释放___________,该物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
(2)罗非鱼食性广而杂,其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_________,其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_固定的能量。珠江中,罗非鱼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鱼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3)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其监测数据显示,a~e段这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见下图)。图中显示,罗非鱼种群在a~b段呈______型增长。据图推测,FNE最可能是在__________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某鱼塘中有A, B, C, D四种鱼,其营养结构如图甲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和B的关系是_____,若向鱼塘中投放专门食用C的鱼E,则A和B的总数量在短期内的变化是_____。当鱼E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会大量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刺激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给垂体,促使其释放____,该物质促进____,使尿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
(2)图乙为C、D两种鱼在某个时间段内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t2-t3时间内C种群出生率____(大于/小于)死亡率,此时间段内,C和D种群的年龄组成____(是,否)相同。为获得较多的D种群个体,且不影响种群的可持续发展.需捕捞后维持在____时对应的种群数量。
(3)图丙曲线所示为种群B在前5年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是_____增长,在1-2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___年。20-30年中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若B为自然界的某濒危物种,保护其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湿地生态系统由植物、昆虫、鸟类等组成。近几年来,工业污染导致鸟类丰富度和数量明显下降。科学工作者为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某地进行了人工引入互花米草的“种青引鸟”生态工程实验。在实验前后分别对该湿地植被类型、昆虫种类数、密度进行调查,结果统计见下表。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回答:
注:海蓬子和互花米草都生长在潮间带。

主要植物类型
昆虫种类数
昆虫密度实验前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区
海蓬子
互花米草
47
20
14只/m2
2.3只/m2
对照区
海蓬子
海蓬子
47
40
13只/m2
11只/m2

(1)调查该湿地中互花米草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法。
(2)你认为此项生态工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简要说明理由
(3)根据下面的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

①a、b、c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      
②若鸟的食物有互花米草和植食性昆虫,由原来的2∶1调整为1∶1后,鸟的数量变为原来的       。(传递效率按20%计算)
③鸟与植食性昆虫相比,能量流动的去向缺少了       途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中X代表某一生物概念,①②③④为与其内容有关的四部分,下列与此概念图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若X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则①~④表示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
B.若X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4种元素,则①~④可代表O、 C、 H、N
C.若X为种群的种群密度,则①~④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D.若X是与人体内环境稳态有关的四大系统,则①~④代表呼吸、消化、循环、内分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 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表示________,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_。
(3)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________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________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
(1)该植物的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
(2)该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__________、__________,这时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
(3)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种植物在两年内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4)由此可见,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根据调查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                               ,其中                (方法)适用于调查地块的长与宽相差不大的地块。
(2)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该不同,如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               
(3)若某长条形地块长、宽为100m×50m,如果要等距抽取10个样方,则抽样时相邻样方的中心距离为         。若调查中小样方为1m×1m,对某种植物种群调查的结果为:12株、18株、16株、16株、15株、13株、15株、11株、13株、13株,则所调查种群的密度为         。(保留整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