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是生态学家用大草履虫所做的实验得出的曲线图,请根据图回答:
(1)大草履虫增长符合 型曲线。
(2)大草履虫增长率最大是在 点。
(3)种群数量增长明显受到限制是在 段。
(4)d点对应的种群数量称为 , 此后,种群数量不再增长原因是由于种群密度增加、 、 激烈等,使种群的死亡率增加所致。
(5)调查跳蝻的密度可以采用 法,调查田鼠的密度可用 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 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6)为了解机场内蜗牛密度,三个调查人员各自随机布设样方如图2所示(图中阴影带为水泥小路,其他处为草地),其中最合理的是 (填序号)。
某兴趣小组对某池塘及其周围荒地的种群和群落等进行调查,得到如下相关信息,请分析并回答:
(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属于 ,池塘中的植物在水体中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导致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2)该兴趣小组要调查该区域群落的丰富度,对不认识的动植物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它们的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池塘周围有生理特征十分相似的甲乙两种一年生植物,科研人员将两种植物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播种,对收获的种子进行分析,计算出不同种植比率下收获种子的比率,结果如下表:
种植比率(甲/乙) 0.25 0.67 1.50 4.00
收获种子比率(甲/乙) 0.37 1.45 2.06 8.08
若按照0.25的种植比率种植,以后每年将获得的全部种子再混种下去,这样连续种植10年,下列选项中最可能的结果是 。
A.甲占优势 |
B.乙占优势 |
C.两者优势大致相当 |
D.不能确定 |
(3)为了满足粮食需求,人们将荒地开垦为农田,这样的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进行。
红火蚁原分布于南美洲,现已成为世界性的外来危害物种,2011年华南地区也陆续出现蚁情。
(1)入侵华南某地后,短期内红火蚁种群数量呈 型增长,从种群特征角度考虑,决定其增长的原因是 。
(2)辛硫磷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为测定其对不同虫态红火蚁的致死剂量,将原药溶于丙酮中配置不同浓度的辛硫磷药剂点于红火蚁胸部,记录24h死亡虫数并计算LC50(杀死50% 防治对象的药剂浓度),结果如下:
虫态 |
小工蚁 |
兵蚁 |
有翅雄蚁[ |
有翅雌蚁 |
蚁后 |
LC50(μg/ml) |
1.04 |
2.06 |
7.38 |
9.39 |
7.81 |
①本实验中辛硫磷药液的浓度范围要根据 的实验结果来确定;每个药剂浓度的处理均设多次重复,目的是 ,从而减少误差;本实验的对照组应设置为 。
②实验中 虫态的红火蚁对辛硫磷最敏感。已知小工蚁、兵蚁、雄蚁分别由不同的幼虫发育而来,若仅控制该虫态红火蚁的数量,_____(能否)持续有效的控制住蚁群的数量。
(3)有机磷农药进入土壤后,可被微生物分解成无毒或低毒的化合物,微生物体内最初的降解酶基因是
由 产生的,从 的环境中易分离到这类微生物。
“稻鱼共生系统”中,鲤鱼冲撞稻秧导致稻飞虱等害虫落入水中并食之,同时使清晨水稻叶片上的露水坠入水中,减少稻瘟病原孢子产生和菌丝体生长;鲤鱼的游动,又可引起水浑浊,抑制水中杂草的生长;稻叶在给鲤鱼提供食物的同时,还为鲤鱼生长创造良好环境。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该生态系统中的鲤鱼与稻飞虱的关系为 。
(2)该生态系统的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结构特点是 ,若某一外来物种入侵该系统,则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 锐减, 稳定性降低。
(3)科学家通过研究该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捕食关系,构建了一个捕食者,猎物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仅从模型分析,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是 和____;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 调节。
(4)某一简单的生态系统只有一条具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下图是该生态系统中某动物取食过程中能量的损失情况,其中字母表示能量值,a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用相应的字母表示),分析此图中净生产量k,该部分能量也就是用于 。
“水稻一黑线姬鼠一黄鼬”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一条主要食物链。请回答:
(1)水稻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 。在正常情况下,水稻、黑线姬鼠和黄鼬的数量可通过 (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方式保持相对稳定。
(2)鼠害大爆发时,黑线姬鼠数量迅速增长,当达到或超过 时,黑线姬鼠的数量停止增长或作上下波动。
(3)用药物灭鼠是快速控制鼠类的有效措施,但灭鼠药也会对其他生物产生一定的危害。这种危害既包括其他生物直接取食灭鼠药的危害,也包括有害成分通过食物链积累和富集即 作用所造成的危害。
(4)若该农田被废弃后,杂草丛生,多年后各种灌木生长起来,该农田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演替。与原农田相比,演替后群落的生物多样性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了解草原生态系统,对草原生物种群进行了各项调查,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兴趣小组对该草原上牧草进行丰富度的调查,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调查时应注意:① ;② ;该小组还采用 法对草原田鼠进行了种群密度的调查。田鼠天性警觉,经捕获后难以再次捕获,则最终估算的结果比真实值 。
(2)在某一时刻有一田鼠种群迁入该草原,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该兴趣小组对这一田鼠种群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调查,并绘制了以下两图:
①图甲中虚线表示在 条件下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如果迁入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经繁殖n代后D点种群数量是原来的k倍,则该田鼠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时的数量为 。
②图甲中实线表示田鼠种群在该草原上的实际增长情况,投药后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是
③图乙表示某时刻该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则图乙能代表图甲中 点年龄组成。
(3)田鼠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 (生态系统成分),随着田鼠活动的日益猖獗,则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将 。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CO2减排协议。下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_____________作用;无机环境中碳的来源有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特点。
(4)若②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2,其中鹰和蛇的关系为____________。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克,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至少需要消耗植物_______克。
(5)针对全球气候变暖,请你提出关于减排方面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某湖泊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图甲表示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
(1)该湖泊中鲤鱼与沼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
(2)该湖中直接决定绿藻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__________。
(3)有许多淡水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不产卵,如果注人鲤鱼脑垂体提取液,可促进其产卵,这主要是利用脑垂体中的__________。
(4)从图乙来看,鲤鱼体长在4.2Cm时,假设该生态系统中存在鲤鱼、小虾、藻类,若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4kg,则最少需要藻类__________kg。
(5)藻类产生的藻毒素在自然界已知的毒素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二恶英。自前已被证明是肝癌的促癌剂,推测原因可能是藻毒素诱发肝细胞的__________发生基因突变。
(6)为了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具体措施:__________。
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的较理想藻类是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
②现要投喂鲤鱼去除上题①中的藻类,投喂鲤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cm,理由是此时__________。
请根据调查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宜调查 草本植物,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 和 ,其中 (方法)适用于调查地块的长与宽相差不大的地块.
(2)某同学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山地内某阶段田鼠的种群密度,该方法适用于 的动物进行调查.由于田鼠被捕捉过一次后较难再次被捕捉,因此用该方法计算所得的种群数量会比实际值偏 .
(3)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用 的方法。
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3表示能量流经F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分解者是 (用字母表示),E→A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图2中的丙相当于图1中的 (用字母表示)。
(2)图1中若E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a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
kJ 。而流入D的总能量小于F获得的总能量,主要原因是F获得的能量除了自身消耗以及未被利用外,还有部分能量被 所利用。
(3)图1所示生态系统中,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对F、D数量的影响是 。
(4)图1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5)图3能量流经F的示意图中,⑤表示的能量为 ,①表示的能量为 ,能量流动的特点 。
(6)若图1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则:
①农民下田拔草,捕捉害虫,喷洒农药,目的是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
②若该生态系统若干年后在弃耕农田中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演替出森林,我们把这样的演替类型称为 。
图甲表示某自然保护区的能量流动过程〔单位为103kJ/(m2·y)〕,A、B、C、D代表不同类型的生物,每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都被分为E1、E2两部分。图乙表示某一种野生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C代表______ ,E2散失到环境中的形式是______。
(2)E1代表的含义___________ 。
(3)为了保证各营养级能量的需求,随着营养级升高,人为输入的有机物应该______ ,图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生态学上有“中度干扰”假说,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受到中等程度干扰时,由于它们具备____ 能力,能够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人类无需参与。但是超过6级的地震灾害对于生态系统来说却是灾难性的,这说明___ 。
(5)乙图AB段表示地震后该动物数量急剧下降,决定其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 。D点后一般采用_____ 方法对该种群进行数量调查。
某弃置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1)此地形成的群落是__________演替的结果。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 hm2 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0只田鼠, 第二次捕获20 只,其中有标记的10 只,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偏小/偏大)。
(3)能量沿“植物→田鼠→鼬”的流动是单向的,而且是_________,从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
(4)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自身的__________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_________的形式散失。
(5)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某种鼠随着人类的迁移也迁移到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的南海某岛。
(1)若干年后,岛上该种鼠的增长情况如图A所示。在m年内,该种鼠数量增长趋势呈 型曲线。
图中的n值是该环境 ,当该种鼠数量达到n值时,环境阻力越来越大,使种群数量不能一直继续增加,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能力。
(2)岛上的一条主要河流,其最初的食物网如图B所示。
①水鸟在此生态系统中占有 个营养级,大鱼和水鸟之间是 关系,若大鱼的数量因人类的捕捉而下降,则水鸟的数量将 。
②请写出一条水鸟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 。
请根据下图所示“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 符合马缨丹初期疯狂蔓延趋势。这充分体现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的生物 的特性。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曲线 ,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 点后进行。
(3)若环境条件不受破坏,自然界一定空间中的种群数量能维持在图中f点对应的最大数量,称为 ,又称K值。
(4)若图中曲线I、II表示某各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阴影部分所表示的含义是: 。
珊瑚礁生态系统拥有着惊人的生物多样性,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科学家为了提高生物多样性和海产品产量,在某片海域建立了人工鱼礁。图一为该鱼礁中的食物链,图二为该人工鱼礁能量流动简图:
(1)图一中,水蚤和粗皮鲷存在_______________种间关系;要调查该鱼礁中大马哈鱼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该方法常用于调查活动性强、 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2)在该人工鱼礁不同的水层生活着不同的鱼类,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结构,形成此结构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二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成分为_______(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