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需要0.80 mol/L NaOH溶液475 mL和0.40 mol/L硫酸溶液50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 (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2)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 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俯视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 0.8 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若定容时,有少许蒸馏水洒落在容量瓶外,则所得溶液浓度 0.8 mol/L。
(3)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以分离KCl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 ,操作②的名称是 。
(2)试剂a是 ,试剂b是 ,固体B是 。(填化学式)
(3)加入试剂a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
加入试剂b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下图装置进行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研究。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要使B 中收集满干燥的SO2气体(并证实B中已收集满),则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接 接 接 接 (用字母表示);
(3)C 中盛放的试剂是 ,证明B 中已收集满SO2的现象是 ;
(4)待烧瓶中充分反应后,同学们发现铜有剩余,经检测发现硫酸也有剩余。检验硫酸有剩余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不补充浓硫酸的前提下,为使铜进一步溶解,可向烧瓶中加入 ________(填序号)。① 盐酸 ② FeSO4 ③ Fe2O3 ④KNO3
实验室制乙烯通常采用乙醇与浓硫酸(体积比为1:3)混合加热到170℃制得,反应过程中乙醇常被炭化,溶液中有黑色物质出现,随着反应进行炭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同时制得的乙烯气体中通常会含有CO2、SO2等气体,为确认混合气体中含有乙烯和二氧化硫,可让混合气体依次通过下图实验装置。(可供选择的试剂:品红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试剂可重复使用。)
A.①②中盛放的试剂分别为① ;② ;(填试剂名称)
B.能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 。
C.能确认含有乙烯的现象是 。
用98%的浓硫酸(其密度为1.84g/cm3)配制100mL1.0mol·L-1稀硫酸,若实验仪器有:
A.100mL量筒 B.托盘天平 C.玻璃棒 D.50mL容量瓶
E.10mL量筒 F.50mL烧杯 G.100mL容量瓶
(1) 完成该实验还缺少的仪器是 。
(2)本实验需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 mL,量取时应选择的仪器是(填上述序号) 。
(3)在容量瓶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托盘的滤纸上,准确称量并放入烧杯中溶解后,立即注入容量瓶中
C.将准确量取的18.4mol·L-1的硫酸,注入已盛有30mL水的1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
D.定容后塞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摇匀
(4)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用偏大、偏小、无影响填写)
①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
②. 容量瓶用蒸馏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
③. 定容时俯视溶液的液凹面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
甲同学认为两者反应生成只有CuCO3一种沉淀;乙同学认为这两者相互促进水解反应,生成Cu(OH)2一种沉淀;丙同学认为生成CuCO3和Cu(OH)2两种沉淀。(查阅资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
(1).按照乙同学的理解Na2CO3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在探究沉淀物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具体操作为:①过滤 ② ③干燥。
(2).请用下图所示装置,选择必要的试剂,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
①各装置连接顺序为A → → 。
②装置C中装有试剂的名称是 。
③能证明生成物中只有CuCO3的实验现象是 。
(3).若Cu(OH)2和CuCO3两者都有,可通过下列所示装置的连接,进行定量分析来测定其组成。
①装置A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
实验结束时通人过量的空气的作用是 。
②取一定量沉淀
样品,充分加热待样品完全分解,最后称装置C质量增加了3.6克,称装置D质量增加了8.8克,则沉淀样品中Cu(OH)2与Cu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氢溴酸在医药和石化工业上有广泛用途。下图是模拟工业制备氢溴酸粗品并精制流程: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操作Ⅱ的名称是 。
(3)操作Ⅲ一般适用于分离__________混合物。(选填编号)
A.固体和液体 | B.固体和固体 | C.互不相溶的液体 | D.互溶的液体 |
(4)混合②中加入少量Na2SO3的目的是 。
(5)纯净的氢溴酸应为无色液体,但实际工业生产中制得的氢溴酸(工业氢溴酸)带有淡淡的黄色。于是甲乙两同学设计了简单实验加以探究:
甲同学假设工业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含Fe3+,则用于证明该假设所用的试剂为 ,若假设成立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乙同学假设工业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含_______,其用于证明该假设所用的试剂为 。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最早提出关于有机化合物中元素定量分析方法:用CuO作氧化剂(在氧气流中)将有机物氧化,再对产物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有机物的实验式。现取m g某种氨基酸(CxHyOzNp)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CO2、H2O和N2。实验在下图装置中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开始时,先要通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装置图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有(用字母填空,下同)_________,操作时应先点燃________处的酒精灯。
⑶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读取N2的体积是,应注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 实验中测得N2的体积为V 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为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还需要的有关数据有_______________。
A.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质量 | B.生成水的质量 |
C.通入氧气的体积 | D.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
实验室鉴定氯酸钾晶体和1-氯丙烷中的氯元素,现设计了下列实验操作程序:①滴加AgNO3溶液;②加NaOH溶液;③加热;④加催化剂MnO2;⑤加蒸馏水过滤后取滤液;⑥过滤后取滤渣;⑦用HNO3酸化。
(1)鉴定氯酸钾中氯元素的操作步骤是 (填序号)。
(2)鉴定1-氯丙烷中氯元素的操作步骤是 (填序号)。
在实验室里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里盛有15 mL 30% KOH溶液,并置于水浴中;③的试管里盛有15 mL 8% 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④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
试液;⑤为尾气吸收装置。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 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通过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向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实验时为了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可在①与②之间安装盛有_______(填写下列编号字母)的净化装置。
A.碱石灰 B.饱和食盐水 C.浓硫酸
⑵ 如果将过量二氧化锰与20 mL 12 mol·L-1的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气明显少于0.06 mol。其主要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比较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二者的差异是
① ;
② 。
反应完毕经冷却后,②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下图
中符合该晶体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填写编号字母);从②的试管中分离出该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⑷ 实验中可观察到④的试管里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如下变化,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现象 |
原因 |
溶液最初从紫色逐渐变为_______色 |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使石蕊变色 |
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然后溶液从无色逐渐变为_______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I)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构成原电池的条件,装置如下:
实验一:实验探究电极的构成〈甲图〉
①A、B 两极均选用石墨作电极,发现电流计指针不偏转;② A、B 两极均选用铜片作电极,发现电流计指针不偏转;③ A极用锌片,B极用铜片,发现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④ A极用锌片,B极用石墨,发现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结论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溶液的构成〈甲图,A极用锌片,B极用铜片)
①液体采用无水乙醇,发现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②改用硫酸溶液,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B极上有气体产生。
结论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对比实验,探究乙图装置能否构成原电池
将锌、铜两电极分别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发现锌片上有气泡产生,铜片上无明显现象,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结论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对该同学的实验,同学乙提出了如下疑问,请你帮助解决。
(1)在甲图装置中,若A 为镁片,B为铝片,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电流计的指针应向_______偏转。
(2)一根金属丝两端分别放在图乙的两个烧杯之中,电流计指针_______(填“能”或“不能”)偏转。
(II)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_;
(2)当电路中转移0.01mol电子时,两电极的质量差为 g。
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
试回答:
(1)写出B的化学式 ,D的化学式 。
(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 。
(3)检验G溶液中阳离子存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证明存在的现象是 。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稀硫酸。某同学想知道是稀硫酸的哪种粒子(H2O,H+,SO42-)能使氧化铜溶解。请你和他一起通过如图Ⅰ、Ⅱ和Ⅲ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1)某同学提出的假设是 ;
(2)通过实验Ⅰ可以证明 ;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验Ⅱ和Ⅲ,在Ⅱ中加入稀硫酸后氧化铜溶解,则进一步确定是哪种粒子将氧化铜溶解还需要做的是:在Ⅲ中先加入 ,再加入 。
(4)探究结果为 。
你认为除实验Ⅱ和Ⅲ所用的试剂外,还能溶解氧化铜的一种常见物质是 。
在花瓶中加入“鲜花保鲜剂”,能延长鲜花的寿命。下表是1L“鲜花保鲜剂”中含有的成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
质量(g) |
摩尔质量(g·mol-1) |
蔗糖 |
50.0 |
342 |
硫酸钾 |
0.5 |
174 |
阿司匹林 |
0.4 |
180 |
高锰酸钾 |
0.5 |
158 |
硝酸银 |
0.2 |
170 |
(1)下列“鲜花保鲜剂”的成分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
A.蔗糖 B.硫酸钾 C.高锰酸钾 D.硝酸银
(2)“鲜花保鲜剂”中K+(阿司匹林中不含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只要求写表达式,不用写出计算结果)。
(3)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称量
②计算 ③溶解 ④摇匀 ⑤转移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4)配制上述1L “鲜花保鲜剂”所需的仪器有:10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药匙、 、 。(在横线上填写所缺仪器的名称)
(5)在溶液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对配制结果没有影响的是 。
A.将药品放入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环形刻度线
B.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
C.容量瓶在使用前刚刚配制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而未洗净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但未做任何处理
某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用来验证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的试剂是饱和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中没有装置C,使装置B与装置D直接相连,会对实验造成的影响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可证明CO具有还原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要根据装置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确认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应在上图装置_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连接下图中的__________装置(填序号)。
(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晶体_______g。
(2)若在称量样品时,药品放在天平右盘上,砝码放在天平左盘上(1g以下使用游码),天平平衡时,实际称量的晶体是__________g。
(3)本实验用到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
(4)以下情况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产生何种影响(填“偏高”、“偏低”、“不变”。):
a.溶解晶体用的烧杯和玻璃棒未洗涤。____________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__
c.所用晶体已失去部分结晶水。____________
(5)若晶体中混有少量固体,且用所配制的溶液与盐酸反应来测定某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所测盐酸的浓度会________。(填“偏高”、“偏低”、“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