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锗及其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催化剂等领域。以铅锌矿含锗烟尘为原料可制备GeO2,其工艺流程图如下。

已知:GeO2是两性氧化物;GeCl4易水解,沸点86.6℃
(1)第①步滤渣主要成分有        (填化学式),实验室萃取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2)第③步萃取时,锗的萃取率与V水相/V有机相(水相和有机相的体积比)的关系如图所示,从生产成本角度考虑,较适宜的V水相/V有机相的值为         

(3)第④步加入盐酸作用                           (答两点即可)。
(4)第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检验GeO2·nH2O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       
(6)GeO2产品中通常混有少量SiO2。取样品5.4g,测得其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105mol,则该样品中Ge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 mol。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本题16分)钒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还用于催化剂和新型电池。从含钒固体废弃物(含有SiO2、Al2O3及其他残渣)中提取钒的一种新工艺主要流程如图:

物质
V2O5
NH4VO3
VOSO4
(VO2)2SO4
溶解性
难溶
难溶
可溶
易溶

部分含钒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上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所得溶液中除H+之外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
(2)反应②碱浸后滤出的固体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            
(3)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4)25℃、101 kPa时,ⅰ、4Al(s)+3O2(g)2Al2O3(s)   ΔH1=-a kJ/mol
ⅱ、4V(s)+5O2(g)2V2O5(s)  ΔH2=-b kJ/mol
用V2O5发生铝热反应冶炼金属钒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5)钒液流电池(如图所示)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该电池中隔膜只允许H+通过。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电池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6)用硫酸酸化的H2C2O4溶液滴定(VO2)2SO4溶液,以测定反应①后溶液中的含钒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V+H2C2O4+2H+2VO2++2CO2↑+2H2O。取25.00 mL 0.1000 mol/LH2C2O4标准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将待测液盛放在滴定管中,滴定到终点时消耗待测液24.0 mL,由此可知,该(VO2)2SO4溶液中钒的含量为            g/L。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学习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对某含少量Fe的废铜屑进行铜含量的测定,并探究利用其制备硫酸铜溶液。

(1)向A中加入10g废铜屑样品,关闭弹簧夹,打开B活塞向A注入足量稀硫酸后关闭。此时装置C中发生的现象是                          
(2)反应进行到A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拆除C、D装置后,为了使A中固体全部消失,①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为使A中固体加快溶解速率,以下方法运用合理的是            
a. 对A装置加热    
b. 向A内加入少量Fe2O3    
c. 向A内加入少量CuO
d. 增大空气通入量  
e. 向A内加入少量FeSO4    
f. 向A内加入少量H2O
(3)待A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再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关闭弹簧夹,停止通入空气。将A中溶液倒入烧杯内,加入Cu2(OH)2CO3将其调节至pH=4时,溶液中铁被完全沉淀,过滤后即得红褐色沉淀与硫酸铜溶液,此过程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
(4)有同学认为,可以不用测量气体法计算废铜屑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其具体操作步骤可续写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课外活动小组对甲酸进行了如下的实验,以验证其含有醛基,并考察其化学性质,首先做了银镜反应。
(1)在甲酸进行银镜反应前,必须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的     ,因为                
(2)写出甲酸进行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某同学很成功的做了银镜反应,他肯定没有进行的操作             (写字母)

A.用洁净试管
B.在浓度为2%的NH3·H2O中滴入稍过量的浓度为2%的硝酸银
C.用前几天配制好的银氨溶液
D.在银氨溶液里加入稍过量的甲酸

E.用小火对试管直接加热             
F.反应过程中,振荡试管使之充分反应
然后,同学们对甲酸与甲醇进行了酯化反应的研究:

(4)乙装置中长导管A的作用是                    
(5)写出甲酸和甲醇进行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选择甲装置还是乙装置好?        ,原因是                                
(7)实验过程中选用的药品及试剂有:浓H2SO4、甲醇、甲酸还有                两种必备用品。
(8)一同学用装有饱和氢氧化钠的三颈瓶接收甲酸甲酯,几乎没有收集到产物,请给予合理的解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混合碱是①Na2CO3和NaHCO3或② Na2CO3和 NaOH。用“ 双指示剂法”对样品的组分和总碱量 [n(Na2O)]进行测定。实验方案:称取 0.2960g 样品配成 500mL 溶液,取25.00mL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和几滴酚酞,用0.0100 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将混合碱滴定成NaHCO3,然后再用溴甲酚绿——二甲基黄为指示剂进行滴定,将NaHCO3完全中和。
(1)某同学平行滴定了三次,每次滴定从 "0" 点开始读数,其中第I次滴定的第一个终点的液面如图所示,请读出实验数据,填入下列表格中

序号
第一滴定终点的读数(V1/mL)
第二滴定终点的读数(V2/mL)
I
 
26.85
II
10.02
25.02
III
9.98
24.98

(2)该混合碱样品的组成为                
(3)将混合碱滴定成NaHCO3的过程中,为了结果更加准确,应始终逐滴滴加,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4)上述碱样中总碱量[n (Na2O) ]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5)如果本实验只测定样品的总碱量,实验方案应该怎样设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用盐酸标准溶液来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滴定时有下列操作:
①向溶液中加入1~2滴指示剂。
②取20.00 mL标准溶液放入锥形瓶中。
③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终点。
④重复以上操作。
⑤配制250 mL盐酸标准溶液。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
(1)以上各步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上述②中使用的仪器除锥形瓶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使用________作指示剂。
(2)滴定并记录V(NaOH)的初、终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滴定次数
1
2
3
4
V(标准溶液)/mL
20.00
20.00
20.00
20.00
V(NaOH)/mL(初读数)
0.10
0.30
0.00
0.20
V(NaOH)/mL(终读数)
20.08
20.30
20.80
20.22
V(NaOH)/mL(消耗)
19.98
20.00
20.80
20.02

某同学在处理数据过程中计算得到平均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
V(NaOH) = mL =" 20.02" mL
他的计算合理吗?           。理由是                               
通过仪器测得第4次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则a        20.02(填“>”“<”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乙二酸俗称草酸,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x的值。通过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知道,草酸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反应式为: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该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滴定方法测定x的值。
①称取1.260 g纯草酸晶体,将其制成100.00 mL水溶液为待测液。
②取25.00 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H2SO4
③用浓度为0.1000 mol/L的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反应终点时消耗了10.00mL;
请回答:
(1)滴定时,将KMnO4标准溶液装在图中的     (选填“甲”或“乙”)滴定管中。
 
(2)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3)通过上述数据,可计算出x=             
(4)若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若滴定时所用的KMnO4溶液因久置而导致浓度变小,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测定碱式碳酸钴[COx(OH)y(CO3)z]的化学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已知:碱式碳酸钴受热时可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

(1)按如图所示装置组装好仪器,并___________;称取3.65g样品置于硬质玻璃管内,加热,当乙装置中_______(填实验现象),停止加热;打开活塞a,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
(2)某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中存在一个缺陷,该缺陷是_________。
(3)通过正确实验测得乙、丙装置增重分别为0.36g、0.88g,则该碱式碳酸钴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4)CoCl2·6H2O常用作多彩水泥的添加剂。以含钴废料(含少量Fe、Al等杂质)制取COCl2·6H2O的一种工艺如下:

已知:25℃时

沉淀物
Fe(OH)3
Fe(OH)2
CO(OH)2
Al(OH)3
开始沉淀(pH)
2.3
7.5
7.6
3.4
完全沉淀(pH)
4.1
9.7
9.2
5.2

①净化除杂时,加入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加入CoCO3调pH为5.2~7.6,则操作I获得的滤渣成分为_________;
③加盐酸调整pH为2~3的目的为___________;
④操作Ⅱ过程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分)某工厂回收电镀污泥[主要成分为Cu(OH)2、Ni(OH)2、Fe(OH)2、Al(OH)3和砂土]中的铜和镍,工艺流程如下:

(1)下列措施中,可提高步骤①浸出速率的是___________。
a.加热   
b.增大压强   
c.延长浸出时间   
d.适当提高硫酸的浓度
e.及时分离出产物
(2)步骤②电解过程中铜粉在_______(填“阴"或“阳”)极产生。若始终没有观察到气体生成,则该电解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已知FePO4、.A1PO4、Ni3(PO4)2的Kap分别为1.0 x l0-22、1.0 x l0-19、4.0 x 10-31,步骤 ②所得溶液中c(Ni2+)为O.1 mo1·L-1。步骤③反应后溶液中c(PO43-)理论上应控制的范围是_____ mo1·L-1 (离子浓度小于1O-5 mo1·L-1可视为沉淀完全)。
(4)步骤④的萃取原理为[注:(HA)2为有机萃取剂]
NiSO4(水层)+2(HA)2(有机层)  Ni(HA2)2(有机层)+H2SO4(水层)
为促使上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是_____(写一条即可)。
(5)步骤⑤中作为反萃取剂的最佳试剂为_____(填名称)。
(6)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锰锌铁氧体(ZnaMnbFecO4,Fe元素为+3价,Zn、Mn元素化合价相同)是一种重要的磁性材料。测定铁氧体中ZnO的实验步骤如下:

(1)a、b、c的代数关系式为     
(2)“除锰”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配制溶液A用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及胶头滴管。
(4)准确量取25.00 mL溶液A,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0.01000mol·L-1的EDTA(Na2H2Y)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Zn2(反应原理为Zn2++H2Y2=ZnY2+2H+),至滴定终点时消耗EDTA 标准溶液20.00 mL。通过计算确定该铁氧体中ZnO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如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量取50mL 0.25 mol/L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量温度;
②量取50mL 0.55mol/L NaOH溶液,测量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混合均匀后测量混合液温度。
请回答:
(1)NaOH溶液稍过量的原因                      
(2)加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填字母)。
A.沿玻璃棒缓慢加入       B.一次迅速加入       C.分三次加入
(3)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                            
(4)设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中和后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请根据实验数据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57.3 kJ,原因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很多.
(1)聚偏二氯乙烯()具有超强阻隔性能,可作为保鲜食品的包装材料.它是由_______(写结构简式)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
(2)劣质植物油中的亚油酸[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含量很低.下列关于亚油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分子式为C18H34O2
B.一定条件下能与甘油(丙三醇)发生酯化反应
C.能和NaOH溶液反应
D.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
(3)假酒中甲醇(CH3OH)含量超标,请写出Na和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__
(4)劣质奶粉中蛋白质含量很低.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                ___
(5)在淀粉中加入吊白块制得的粉丝有毒.淀粉最终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请设计实验证明淀粉已经完全水解,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                                 ___
(6)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用NaO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乙醇,然后分液
B、分馏石油时,温度计的末端必须插入液面下
C、用分液漏斗分离环己烷和水的混合液体
D、用浓氨水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E、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稀硝酸银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F、蔗糖水解后,直接滴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检验水解产物中的葡萄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国家标准(GB2760)规定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 g·L-1。某兴趣小组用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收集某葡萄酒中SO2,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水通入A的进口为________。
(2)B中加入300.00 mL葡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C中H2O2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去C中过量的H2O2,然后用0.090 0 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前排气泡时,应选择图2中的______;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8.8,则选择的指示剂为______;若用50 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填序号)__________(①=10 mL,②=40 mL,③<10 mL,④>40 mL)。
(4)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 mL,该葡萄酒中SO2含量为:________g·L-1
(5)该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分析原因并利用现有装置提出改进措施: ____________。
(6)常温下,用一定量的NaOH溶液吸收逸出的SO2气体,若吸收后的吸收液恰好呈中性,下列关于该吸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Na+)=c(HSO3-)+2c(SO32-
B.c(Na+)>c(HSO3-)=c(SO32-)>c(H+) = c(OH-
C.2c(Na+)=3c(H2SO3)+3c(HSO3-)+3c(SO32-
D.c(Na+)>c(HSO3- ) + c(SO32-) +c(H2SO3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课外小组为测定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
方案Ⅰ.甲组同学用沉淀分析法,按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流程进行实验:

(1)实验时,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漏斗外,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        .
(2)检验沉淀B已洗净操作是                                        .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托盘天平至少使用             次.
(4)若实验中测得样品质量为m g,沉淀质量为n g,则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方案Ⅱ.乙组同学的主要实验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5)该实验中装置B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__,分液漏斗中      (填“能”或“不能”)用盐酸代替稀硫酸进行实验.
(6)在C中装碱石灰来吸收净化后的气体.
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越大,则实验中吸收净化后气体的干燥管在充分吸收气体前后的质量差____________________(填“越大”、“越小”或“不变化”)
②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7)有的同学认为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在反应前后都要通入N2(如图),反应后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分)某化学小组拟利用下列流程测定某草酸亚铁样品(含有少量草酸,不含结晶水和其他杂质)中FeC2O4的含量。

已知几种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Fe2+
Fe3+
Al3+
Mg2+
开始沉淀时的pH
7.5
2.8
4.2
9.6
沉淀完全时的pH
9.0
4.0
5
11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用2 mol/L H2SO4溶液溶解草酸亚铁样品而不用蒸馏水直接溶解的原因是            ,加热至70℃左右,立即用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 5H2C2O4+6H+  =2Mn2++ 10CO2↑+ 8H2O和                                
(2)保温放置30min的目的是                                        
(3)证明反应Ⅰ完全的实验操作或现象为                                         
(4)已知常温下Fe(OH)3的Ksp=1.1×10-36,废液中c(Fe3+)=      mol·L-1
(5)灼烧充分的标志是                      
(6)样品中FeC2O4的含量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