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在3支试管中分别放有:①1 mL乙酸乙酯和3mL水 ②1 mL溴苯和3mL水 ③1mL乙酸和3mL水。图中三支试管从左到右的排列顺序为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酯化反应的实验中制得的乙酸乙酯中混有少量的CH2COOH,应选用下列哪种试剂洗涤除去(  )

A.饱和Na2CO3溶液 B.乙醇 C.NaOH D.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炒菜时,大厨师加一点酒和醋后能使菜肴味香可口,原因是(  )

A.有盐类物质生成 B.有酸类物质生成
C.有醇类物质生成 D.有酯类物质生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10克具有一个羟基的化合物A 跟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某酯17.6克,并回收了未反应的A0.8克,则化合物A的式量为(   )

A.146 B.114 C.92 D.46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式为C8H16O2的有机物A在酸性条件下能水解生成C和D,且C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D,则有机物A的结构可能有(   )

A.1 种 B.2 种 C.3 种 D.4 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CH3COOC2H5放入H218O中,用酸作为催化剂,最终含有18O原子的物质及其结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中学化学实验室采用该装置用于制备乙酸乙酯。

⑴写出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⑵浓硫酸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  
⑶加热一段时间后,在试管B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方有一 层油层,在油、水交界处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气泡的主要成分是   ▲  
⑷停止加热,取下试管B ,嗅闻管内液体气味,闻到更多的是刺激性气味,这是因为物质的挥发等因素导致产品混有杂质,如        等,为进一步验证产物中某些杂质存在,在保持试管B相对稳定情况下,沿试管内壁滴入紫色石蕊试液,静置片刻会在试管内油层下方明显看到液体呈现三种颜色,由上而下分别为红色、紫色、蓝色,其原因可能是        ▲              ,故产品需进行提纯。
⑸已知乙醇能和氯化钙结合。将所得产品依次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饱和食盐水、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油层,分别分液。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去除油层中可能含有的   ▲  杂质,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并防止对下面操作产生不利影响。
⑹在上述操作后,在所得油状液体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充分振荡,倾倒出油状液体,再进行  (填提纯的操作方法),收集74~78℃的馏分即可获得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如下图所示),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沸点依次是78.4℃、118℃、77.1℃)
(1)在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_____________。
(2)配制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先在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      ,然后慢慢将       加入烧瓶,边加边振荡。
(3)在该实验中,若用1 mol乙醇和1 mol 乙酸在浓硫
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不能生成1 mol乙酸乙酯的原因是                            
                                      
(4)锥形瓶中得到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的混合物,欲得到乙酸乙酯并闻到它的气味,需将混合液用                       溶液处理,用         
(填仪器)分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给CH3COOH、C2H5OH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后,18O存在于

A.只存在乙酸分子中 B.存在于乙酸乙酯、乙醇中
C.只存在于乙醇分子中 D.只存在于水分子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和工业上常采用如下反应:来制取乙酸乙酯。

(1)实验时,试管B观察到的现象是界面处产生浅红色,下层为蓝色,振荡后产生气泡,界面处浅红色消失,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欲从上述混合物中分离出乙酸乙酯,采用的分离方法是             (填操作名称)
(2)事实证明,此反应以浓为催化剂,也存在缺陷,其原因可能是          
a.浓H2SO4易挥发,以至不能重复使用     b.会使部分原料炭化
c.浓H2SO4有吸水性                                 d.会造成环境污染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下列几种有机物.
 (1)CH3COOCH3                            (2)CH2=CHCH2Cl
(3)CH2="CH—CHO"                其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加聚反应的是

A.(1)与(4) B.(2)与(3) C.(2)与(4) D.(1)、(3)和(4)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机物甲是一种包含有一个六元环结构的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7H12O2,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且解产物只有一种。则甲的可能结构有

A.8种 B.11种 C.14种 D.15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乙酸乙酯的制取和分离进行了实验探究。
【制备】下列是该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     ▲    ,装置中长导管的主要作用是     ▲      
(2)证明锥形瓶中收集到乙酸乙酯的简单方法是          ▲              
【分离】锥形瓶中得到的产物是混合物,为了分离该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流程:

(3)a试剂最好选用     ▲     
(4)操作Ⅰ、操作Ⅱ分别是        ▲           

A.过滤、分液 B.萃取、蒸馏 C.分液、蒸馏 D.过滤、蒸发

【讨论】研究表明质子酸离子液体也可用作酯化反应的催化剂。通过对比实验可以研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实验中除了需控制反应物乙酸、乙醇的用量相同外,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有机物A可发生下列变化。已知C为羧酸,且C、E不发生银镜反应,则A的可能结构为

A.                      B.
C.CH3CH2COOCH2CH2CH3                    D.HCOO(CH2)4CH3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都是芳香族化合物,1molA水解得到1molB和1mol醋酸,A、B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不超过200,完全燃烧都生成CO2和H2O,且B分子中碳元素和氢元素总的质量分数为65.2%,A溶液具有酸性,不能使FeCl3溶液显色。
(1)A的分子式是                    
(2)A、B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               
(3)B有且只有可能的三种结构简式,分别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酯的性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