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50 mL 1.0 mol·L1盐酸跟50 mL 1.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在下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并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大小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___         
      (填“能”或“不能”)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环形铜棒。其原因是             
⑶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对求得中和热数值的影响是        (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
⑷如果改用60 mL 1.0 mol·L1盐酸跟50 mL 1.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则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热量       (“增加”、 “减少”或“不变”),理由是                                ;所求中和热数值    (“增加”、 “减少”或“不变”),理由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设计用50 mL  1.0mol/L盐酸跟50mL  1.1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下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用稍过量的NaOH的原因教材中说是为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试问:盐酸在反应中若因为有放热现象,而造成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
数值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溶液各50mL,并记录如下原始数据。

实验序号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差(t2-t1)℃
盐酸
 NaOH溶液
平均值
1
25.1
24.9
25.0
31.6
6.6
2
25.1
25.1
25.1
31.8
6.7
3
25.1
25.1
25.1
31.9
6.8

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g/cm3中和后混和液的比热容 C=4.18J(g.·℃)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浓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101kPa时,1mol稀硫酸与氢氧化钠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液态水放出114.6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50 mL 0.50 mol/L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__   ______。(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50ml 0.5mol·L1的盐酸与50ml 0.55mol·L1的NaOH 溶液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l)从实验装置上看,由图可知该装置有不妥之处,应如何改正?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如果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 60 mL 0.50 mol· L1的盐酸跟 50mL 0.55 mol· L1的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或“不相等”)。
(5)用相同浓度和相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简述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
与上述实验相比较,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但中和热应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图中有两处实验用品未画出,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的准确性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用0.5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所测出的“中和热”将________ (填“偏大”、“偏小”、“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本题共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Cu与浓H2SO4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方案(装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

实验选用细铜丝、98.3% H2SO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CCl4、NaOH溶液等药品,铜丝被卷成螺旋状,一端没入浓H2SO4中,另一端露置在液面上方。




 

以下是该学习小组部分交流记录及后续探究实验的记录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上方的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D、E两支试管中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加热过程中,观察到A试管中出现大量白色烟雾,起初部分烟雾在试管上部内壁析出淡黄色固体物质,在持续加热浓硫酸(沸腾)时,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地消失。写出淡黄色固体消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
(3)对A试管中的浓H2SO4和铜丝进行加热,很快发现C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但始终未见D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或沉淀。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研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液面下方铜丝表面的黑色物质成分是_____。(写化学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是21世纪的一个重要课题。
(1)利用储能介质储存太阳能的原理是: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某种盐熔化,吸收热量,晚间熔盐释放出相应能量,从而使室温得以调节。已知如下表数据:


熔点/℃
熔化吸热/ kJ·mol-1
参考价格/元·千克-1
CaCl2·6H2O
29.0
37.3
780~850
Na2SO4·10H2O
32.4
77.0
800~900
Na2HPO4·12H2O
36.1
100.1
1 600~2 000
Na2S2O3·5H2O
48.5
49.7
1 400~1 800

其中最适宜用作储能介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CaCl2·6H2O                             B.Na2SO4·10H2O
C.Na2HPO4·12H2O                         D.Na2S2O3·5H2O
(2)制造太阳能电池需要高纯度的硅,工业上由粗硅制高纯硅常通过以下反应实现:
 关于上述条件下两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两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反应①是放热反应
C.上述反应是可逆反应
D.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右图是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的示意图,阳光照射到太阳能集热器上,将太阳能转化,图中A是集热器,B是储水容器,C是供阴天时加热的辅助电热器。根据你对水的密度的认识,你估计阳光照射下水将沿________________(填“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Cl、Ba(NO、CuSO、NaCO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以下实验:
①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溶液呈无色。
②向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完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另取①中过滤后的溶液加入足量AgNO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试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完成下列问题:
(1)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以上各种物质均写化学式)
(2)写出各步变化可能的离子方程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2-27为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A—J 10种物质的转换关系。已知A、B、C、D均为单质,通常状况下只有A、C、D为气态。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图示化学反应,得到E—J等化合物(图中物质的状态均为常温常压下)。

图2-27
有关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为:
①A与B按物质的量之比n(A)/n(B)=1/2完全反应生成G
②B与C按物质的量之比n(B)/n(C)=3/1完全反应生成F
③C与D按物质的量之比n(C)/n(D)=1/3完全反应生成E
请填空:
(1)构成上述物质各元素的离子中,电子层结构相同且按其离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用离子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
(2)物质G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其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_。
(3)B和C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中制取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燥E时常用干燥剂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5)常温下将F投入J中可生成E和一种白色难溶物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I通入J中可生成H和某物质Y,X与Y溶液可发生中和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酸性不同的一元酸与足量镁带反应时,生成氢气的体积相同而反应速率不同,同时测定实验室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2-26所示。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图2-26
①配制浓度均为1 mol·L-1盐酸和醋酸溶液;
②用_________量取10.00 mL 1 mol·L-1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入两个锥形瓶中;
③分别称取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带a g,并系于铜丝末端,a的数值至少为_________;
④在广口瓶中装足量的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将铜丝向下移动,使足量镁带浸入酸中(铜丝不与酸接触)至反应完全,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反应结束后待温度恢复到室温,若丙中液面高于乙中液面,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 mL。
请将上述步骤补充完整并完成下列问题:
(1)用文字表述④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与观察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应选用______________(填序号)的量筒。
A.100 mL                  B.200 mL                 C.500 mL
(3)若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在实验室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式为:
Vm=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速率不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铜丝不与酸接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2-25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 ℃时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 mL盐酸于试管中。

图2-25
试完成下列问题:
(提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消去反应与水解反应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