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某温度(t℃)时,测得0.01 mol•L-1的NaOH溶液的pH=11,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________;在此温度下,将pH=a的NaOH溶液VaL与pH=b的H2SO4溶液VbL混合。
(1)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12,b=2,则Va:Vb=__________;
(2)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b=12,则Va:Vb=__________;
(3)若所得混合液的pH=10,且a=12,b=2,则Va:Vb=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5℃时,浓度为0.1mol•L-1的6种溶液,①HCl ②CH3COOH ③Ba(OH)2 ④Na2CO3 ⑤KCl ⑥NH4Cl溶液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2)25℃时,醋酸的电离常数Ka=1.7×10-5 mol•L-1,则该温度下CH3COONa的水解平衡常数Kh="_____" mol•L-1 (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3)25℃时,pH=3的醋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_________(“酸性”、“中性”、“碱性”),请写出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常温下,将1 mL pH=1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稀释后的溶液中c(H+)/c(OH-)=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温度时,测得0. 01 mol·L-1的NaOH溶液的pH为11,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_______。该温度___________25℃。
(3)在(2)所述温度下,将pH=a的NaOH溶液VaL与pH=b的硫酸Vb L混合。
①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12,b=2,则Va:Vb=____________
②若所得混合液的州pH=10,且a=12,b=2,则Va:Vb=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有pH=12的NaOH溶液100mL,欲使它的pH为11。
(1)如果加入蒸馏水,就加入_____mL(忽略密度差别,下同)
(2)如果加入pH=10的NaOH溶液,应加入_______mL;
(3)如果加入0.008mol/L HCl溶液,应加入_______mL。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入冬以来,银川雾霾天气频繁出现,空气质量很差,严重影响市民的生活和健康。其中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
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

离子
K+
Na+
NH4+
SO42
NO3
Cl
浓度/mol·L-1
4×10-6
6×10-6
2×10-5
4×10-5
3×10-5
2×10-5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PM25的酸碱性为          ,试样的pH=         
(2)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
①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已知:H2(g)+ 1/2O2(g) =H2O(g) △H=-241.8kJ·mol-1
C(s)+1/2O2(g) =CO(g)△H =-110.5kJ·mol-1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a.Ca(OH)2      b.Na2CO3       c.CaCl2            d.NaHSO3
(3)汽车尾气中NOx和CO的生成及转化
①已知汽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2NO(g) △H>0。若1mol空气含0.8molN2和0.2molO2,1300oC时在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为8×10-4mol。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汽车启动后,汽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原因是        
②目前,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CO和NO的污染,反应方程式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要求填写下列相关内容:
(1)在常温下,将体积为VaL、pH为a的稀硫酸和体积为VbL、pH为b的烧碱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如果a+b=15,则Va:Vb=___________。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10-13.在此温度下,将pH=a的硫酸溶液VaL与pH=b的NaOH溶液Vb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如果a+b=12,则Va:Vb=___________。
(2)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的Ba(OH)2、NH3·H2O、NaOH三种稀溶液所用相同浓度的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种关系为______________(用“V1、V2、V3”和“>、<、=”表示)。
(3)今有A.盐酸  B.醋酸  C.硫酸三种酸。
①在同体积、同pH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碳酸氢钠粉末,在相同条件下产生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酸的序号并用符号“>、<、=”连接,下同)
②在同体积、同pH的三种酸中,同时加入形状、密度、质量完全相同的锌粒,若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同温同压下),则开始反应时速率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反应所用时间长短关系是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25℃时,有pH为a的HCl溶液和pH为b的NaOH溶液,取VaL该盐酸溶液用该NaOH溶液中和,需VbLNaOH溶液,(题中a≤b,b≥8)。
(1)若a+b=14,则Va/Vb=__________;
(2)若a+b=13,则Va/Vb=__________;
(3)若a+b>14,则Va/Vb=__________,且Va________ Vb(填“>”“<”“=”)。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水在25℃和95℃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

(1)2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     (选填“A”或“B”)
(2)25℃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盐酸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与盐酸溶液的体积比为       
(3)95℃时,若100体积PH=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 性,则混合前,a与b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学化学实验,淡黄色的pH试纸常用于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在25 ℃,若溶液的pH=7,试纸不变色;若pH<7,试纸变红色;若pH>7,试纸变蓝色。而要精确测定溶液的pH,需用pH计。pH计主要通过测定溶液中H+浓度来测定溶液的pH。
(1)已知水中存在如下平衡H2O  H++OH- ΔH>0。现欲使平衡向右移动,且所得溶液呈中性,选择的方法是          (填字母)。

A.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
B.向水中加入Cu(OH)2固体
C.加热水至100 ℃[其中c(H+)="1×10-6" mol·L-1]
D.在水中加入H2SO4溶液

(2)现欲测定100 ℃沸水的pH及酸碱性,若用pH试纸测定,则试纸显        色,若用pH计测定,则pH         7(填“>”“<”或“=”),溶液呈       性(填“酸”“碱”或“中”)。
(3)证明NaHSO3溶液中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填序号)。
a.测定溶液的pH     b.加入Ba(OH)2溶液   c.加入盐酸
d.加入品红溶液     e.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5℃时,若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Vb、pH=b的某一元强碱混合,恰好中和,且已知Va<Vb和a=0.5b,请填写下列空白;
(1)a值可否等于3(填“可”或“否”)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a值可否等于5(填“可”或“否”)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传感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

Ⅰ.某小组用传感技术测定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图1)。
(1)制取氨气。烧瓶中制取NH3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三颈瓶集满NH3的方法是                         
(2)关闭a,将吸有2mL水的胶头滴管塞紧颈口c,打开b,完成喷泉实验,电脑绘制三颈瓶内气压变化曲线(图2)。图2中                        点时喷泉最剧烈。
Ⅱ.测定NH3•H2O的浓度及电离平衡常数Kb
(3)从三颈瓶中用               (填仪器名称)量取25.00mL氨水至锥形瓶中,用0.0500 mol•L-1HCl滴定。用pH计采集数据、电脑绘制滴定曲线如下图。

(4)据图,计算氨水的浓度为        mol•L-1;写出NH3•H2O电离平衡常数Kb的表达式,Kb=         ,当pH=11.0时计算Kb的近似值,Kb         
(5)关于该滴定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锥形瓶中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测定结果
B.未滴加酸碱指示剂,实验结果不科学
C.酸式滴定管未用盐酸润洗会导致测得氨水的浓度偏高
D.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测得氨水的浓度偏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5℃时,①0.1mol·L-1的醋酸 ②0.1mol·L-1的硫酸  ③0.1mol·L-1­的氨水的④0.1mol·L-1的NaOH溶液,其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填序号)

(2)下列物质中①NaCl ②BaSO4 ③稀硫酸 ④KOH ⑤H2O ⑥CH3COOH ⑦NH3 ⑧蔗糖  ⑨SO ⑩Cu,其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有        ;其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有        ;其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3)某一元弱酸溶液(A)与二元强酸(B)的pH相等。若将两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后,pH(A)     pH(B) (填“>”、“=”或“<”)。现用上述稀释溶液中和等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则需稀释溶液的体积V(A)        V(B)(填“>”、“=”或“<”)。
(4)已知:二元酸H2R 的电离方程式是:H2R=H++HR-,HR-R2- + H+,若0.1 mol·L-1NaHR溶液的c(H+)="a" mol·L-1,则0.1mol·L-1H2R溶液中c(H+)                    (0.1+a) mol·L-1(填“<”、“>”或“=”),理由是            
(5) 25℃时,若10体积某强碱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酸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则混合前,该强碱溶液的pH(强碱)与强酸溶液pH(强酸)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T℃时,pH = 2的CH3COOH和H2SO4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 mL,其溶液的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a点的值为                
(2)若对上述硫酸再稀释10000倍则溶液中n (H+) :n(SO42-)=                
(3)在T℃时,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1.0×10-5, Kw=1.0×10-13则下列反应CH3COO-+H2OCH3COOH+OH-的平衡常数K=                  
(4)在T℃时,取pH=2的硫酸溶液0.5Vml稀释到2Vml ,与0.1mol/L的NaOH溶液0.15Vml混合后稀释至10Vml,溶液的pH=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常温下,将pH=10和pH=12的NaOH溶液以1∶1的体积比混合,则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约为________。
(2)0.2 mol·L-1 NaHSO4和0.1 mol·L-1 BaCl2溶液按等体积混合后,则溶液的pH等于________。
(3)用pH=4和pH=11的强酸和强碱混合,使pH=10,则两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 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N≡N键的键能是948.9kJ·mol-1,H-H键的键能是436.0 kJ·mol-1;由N2和H2合成1mol NH3时可放出46.2kJ的热量。N-H键的键能是_________
(2)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①                      
已知常温下NO与O2反应生成1molNO2的焓变为-57.07KJ,1mol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溶液和NO的焓变为-46KJ,写出NO与O2及水生成HNO3溶液的热化学方程式②                    
(3)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 = 2×10-7mol/L,则此时c(OH-) =________mol/L,该纯水的pH_______(填“>7”、“<7”、“=7”)。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硫酸使c(H+) = 5×10-6mol/L,则c(OH-) =________mol/.
(4)纳米MgO可用于尿素与氯化镁合成。某小组研究该反应在温度为378~398K时的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等因素对其产率的影响。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

编号
温度/K
反应时间/h
反应物物质的量配比
实验目的
 ①
378
3
3:1
实验②和④探究a         
实验②和 探究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378
4
4:1

378
3
   c  

398
4
4:1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水的电离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