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愿无伐善,无施劳伐:夸耀 | B.万物作焉而不为始作:生长 |
C.晋侯饮赵盾酒饮:喝酒 | D.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 |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令县令遣媒来官名,即县令 便言多令才口才 莫令事不举使,让 |
B.谢谢家来贵门谢罪 多谢后世人告诉,劝告 阿母谢媒人感谢 |
C.相相见常日稀互相 儿已薄禄相面貌 怅然遥相望他 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 |
D.适处分适兄意适合、依照 |
始适还家门 正好
适得府君书 刚才
下面句子翻译有错误的一句是
A.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现在那颛臾,(城郭)坚固而且跟费接近,现在(如果)不攻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 |
B.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因为财物平均分配,就无所谓贫;上下和好共处,就无所谓人口少;上下相安无事,国家就无倾覆的危险。 |
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七十岁的老人穿上丝衣吃上肉食,老百姓不饥饿挨冻,这样还不能称王的人,从来还没有。 |
D.既来之,则安之。 |
——既然他主动来了,就要让他安定下来。
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3分)
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2分)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2分)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2分)
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2分)
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3分)
是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2分)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共事二三年本自无教训 |
B.怨灵修之浩荡兮可怜体无比 |
C.蹑履相逢迎处分适兄意 |
D.淇水汤汤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
选出下列加点词中词类活用同类的一项是( )
A.顺流而东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B.舞幽壑之潜蛟则其至又加少矣 |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火尚足以明也 |
D.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少长咸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荀子《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韩愈《师说》)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明白 |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 |
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卑鄙 |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焉!惑:糊涂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尝跂而望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
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
C.其皆出于此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或师焉,或不焉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韩愈在《师说》一文中多处运用对比论证方法,批判当时社会“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请分条概括。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各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然,籍何以至此? | B.古之人不余欺也 |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中山君顾谓二人:“子奚为者也?”二人对曰:“臣有父,尝饿且死,君下壶飧饵之。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故来死君也。”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飧得士二人
《战国策·中山君飨都士》
《战国策》又称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
通过阅读上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文言文(共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10分)
张良奇遇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榖城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有一老父,衣褐(hè,粗布短衣) |
B.孺子(rúzǐ,孩子,年轻人) |
C.强忍(qiáng,勉强) |
D.长跪履之(lǚ鞋子。这里作动词用,替老人穿鞋) |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有一老父,衣褐(名词作动词用,穿) |
B.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名词作状语,修饰“游”) |
C.良殊大惊,随目之(名词作动词用,看) |
D.良因怪之,跪曰:“诺。”(名词作动词用,怪异) |
下列对文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黄石老人走到张良跟前时,鞋子掉到了桥下。老人是故意这样做的。 |
B.老人把鞋子掉下桥去,又要张良下去取回来。张良认为这是在戏弄他,很生气,几乎要动手打老人。 |
C.张良因为看到老人年纪大,只好强忍着走下桥去取鞋。 |
D.为了得到那本《太公兵法》,张良按照老人的话,一连三天早早地来见老人,而且一天比一天来得早,以此来表示白己的诚心。 |
翻译下列句子( 10分,每小题5分)
(1)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杨喜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乃自刎而死。(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节)
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军壁垓下壁:营垒 |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属:跟随 |
C.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罪:过错 |
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被:遭受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 |
B.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
C.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D.项王瞋目而叱之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
后代诗人多有对项羽的评价,下面评价中对他持否定态度的一项是
①.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
②.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
③.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
B.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将杀敌,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
C.项羽带领骑兵,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八百余人,到阴陵时迷路,被一老农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及。 |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3分)
翻译:
(2) 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3分)
翻译:
(3)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4分)
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一)《论语·为政》:孟武伯①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注】①孟武伯:鲁国当政大夫孟懿子之子,“武”是他的谥号。谥号是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
(二)孟子曰:“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第一则材料,画线句中的“其”字,一般解释为“子女”;而在当代学者徐志刚的《论语通译》中,则将“其”解释为“父母”,将句读标点为:“父母,唯其疾之忧。”据此,分别解说画线句的不同意思。并请解读第二则材料中孟子有关“孝”的观点
第一则材料的两种理解:
①
②
对第二则材料的解读:
按要求完成微写作。
请关联材料中孔子有关孝的解读的第一种理解与孟子对孝的解读,结合当前生活实际谈你对孝的认识。要求:中心明确,结构相对完整,层次分明,语言简洁、生动、形象;③不超过150字。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古今意义最不相同的一组是 ( ) (2分)
①未尝闻任氏之风俗 ②饰小说以干县令 ③除去天下之害
④强行者有志 ⑤已而大鱼食之 ⑥人必从而害之
A.①③⑤⑥ |
B.①②④⑥ |
C.②③④⑤ |
D.②④⑤⑥ |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8处)
若 使 天 下 兼 相 爱 爱 人 若 爱 其 身 犹 有 不 孝 者 乎 视 父 兄 与 君 若 其 身 恶 施 不 孝 犹 有 不 慈 者 乎 视 弟 子 与 臣 若 其 身 恶 施 不 慈 故不 孝 不 慈 亡 有。
——选自《墨子·兼爱》
阅读《报任安书》选段,完成文后小题。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曩者辱赐书曩:从前 |
B.若望仆不相师望:抱怨,怨恨 |
C.恐卒然不可为讳卒:同“猝”,突然 |
D.阙然久不报报:报答 |
下列文言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士为知己者用
A.草创未就,会遭此祸 | B.圣人不凝滞于物 |
C.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 D.去以六月息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