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始适还家门 正好适得府君书 刚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东轩记 苏辙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尺寸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生死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晞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寇,下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无所不可,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 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户,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郑弘宇巨君,会稽车阴人也。从祖吉,宣帝时为西城都护。弘少为乡啬夫,太守第五伦行春,见而深奇之,召署督邮① ,举孝廉。 弘师同郡河东太守焦贶(kuàng)。楚王英谋反发觉,以疏引贶,贶被收捕,疾病于道亡没,妻子闭系诏狱,掠考连年。诸生故人惧相连及,皆改变名姓,以逃其祸,弘独髡头负鈇锧,诣阙上章,为贶讼罪。显宗觉悟,即赦其家属,弘躬送贶丧及妻子还乡里,由是显名。 拜为驺令,政有仁惠,民称苏息。迁淮阴太守。四迁,建初初,为尚书令。后出为平原相,征拜侍中。建初八年,代郑众为大司农。旧交阯②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冶泛海而至,风波艰阻,沉溺相系。弘奏开零陵、桂阳峤道,于是夷通,至今遂为常路。在职二年,所息省三亿万计。时岁天下遭旱,边方有警,人食不足,而帑藏殷积。弘又奏宜省贡献,减徭费,以利饥人。帝顺其议。 元和元年,代邓彪为太尉。时举将第五伦为司空,班次在下,每正朔③朝见,弘曲躬而自卑。帝问知其故,遂听置云母屏风,分隔其间,由此以为故事。在位四年,奏尚书张林阿附侍中窦宪,而素行臧秽,又上洛阳令杨光,宪之宾客,在官贪残,并不宜处位。书奏,吏与光故旧,因以告之。光报宪,宪奏弘大臣漏泄密事。帝诘让弘,收上印绶。弘自诣廷尉,诏敕出之,因乞骸骨归,未许。病笃,上书陈谢,并言窦宪之短。帝省章,遣医占弘病,比至已卒。临殁悉还赐物,敕妻子褐巾布衣素棺殡殓,以还乡里。 [注]①督邮:官名。②交阯:泛指五岭以南,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大部和越南的北部中部。③正朔:农历正月初一。④迁尉:官名,掌刑狱。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同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译文:(郑弘)病得很重,(向皇帝)上奏章表示认罪,并且谈论了窦宪的缺点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试题。刘平字公子,楚郡彭城人也。王莽时为郡更,政教①大行。其后每属县有剧贼,辄令平守之,所至皆理,由是一郡称其能。更始时,天下乱,平弟仲为贼所杀。其后贼复忽然而至,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仲遗腹女始一岁,平抱仲女而弃其子。母欲还取之,平不听,曰:“力不能两活,仲不可以绝类。”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中。平朝出求食,逢饿贼,将烹②之。平叩头曰:“今旦为老母求菜,老母待旷为命,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因涕泣。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平还,既食母讫,因白曰:“属③与贼期,义不可欺。”遂还诣贼。众皆大惊,相谓曰:“常闻烈士④,今乃见之。子去矣,吾不忍食子。”于是得全。建武初,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攻败郡守孙萌。平时复为郡吏,冒白刃伏萌身上,被七创,困顿不知所为,号泣请曰:“愿以身代府君。”贼乃敛兵止,曰:“此义士也,勿杀。”遂解去。萌伤甚气绝,有顷苏,渴求饮,平倾其创血以饮之。后数日萌竟死,平乃裹创,扶送萌丧,至其本县后举孝廉,拜济阴郡丞,太守刘育甚重之。会平遭父丧去官.服阕⑤,拜全椒长。政有恩惠,百姓怀感。刺史,太守行部,狱无系囚,人自以得所。不知所问,唯班诏书而去。后以病免。 显宗初,尚书仆射钟离意上书荐平及琅邪王望,东莱王扶。至皆拜议郎,并数引见。平再迁侍中。在位八年,以老病上疏乞骸骨,卒于家。(《后汉书·刘平传》)【注】①政教:政令规章等。②享:通“烹”,煮.③属:刚才。④烈士:此指忠勇正直,坚忍不屈的人。⑤服阕:指服丧完毕,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汉代任官者遭父母亡必须离职。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直接具体表明刘平“重诚信”“尽忠义”的一组是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译: (2)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蔡泽者,燕人也,游学于诸侯。去之赵,见逐。之韩、魏,遇夺釜鬲①于途,蔡泽乃西入秦。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范雎闻,使人召之。蔡泽入,则揖范雎,范雎固不快。及见之,又倨。范雎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请闻其说!“蔡泽曰:”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与?“范雎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②者,固义之至之,忠之节也。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士固有杀身以成名,惟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蔡泽曰:“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乎!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戮辱而身全者,下也。”于是范雎称善。乃延入坐,为上客。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昭王召见蔡泽,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范雎因谢病请归相印。昭王新说蔡泽,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蔡泽相秦数月,人或恶之,惧诛,乃谢病归相印,号为纲成君。居秦十余年,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卒事始皇帝。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太史公曰:韩子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信哉是言也!蔡泽等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说力少也。及羁旅入秦,取秦相,垂功于天下者,固强弱之势异也。然士亦有偶合,贤者多如此子,不得尽意,岂可胜道哉!然此子不困厄,恶能激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注释:①釜鬲(gé),行厨炊具。②三子,指商君、吴起、大夫文种,他们都是功成被杀。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全都能体现蔡泽智慧与谋略的一项是 ①之韩、魏、遇夺釜鬲于途 ②使人宣言以感怒范雎③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 ④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⑤乃延入,为上客 ⑥乃谢病归相印 ⑦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蔡泽入,则揖范雎,范雎固不快。及见之,又倨。(2)蔡泽等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说力少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唐临,京兆长安人。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出为万泉丞。 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 临曰:“明公若有所疑,临请自当其罪。”令因请假 ,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与之约,令归系所。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集诣狱 ,临因是知名。 再迁侍御史,奉使岭外,累转黄门侍郎。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尝欲吊丧,令家童自归家取白衫,家童误将余衣,惧未敢进。临察知之,使召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又尝令人煮药失制,潜知其故,谓曰:“阴暗不宜服药,宜即弃之。”竟不扬言其过,其宽恕如此。 高宗即位,检校吏部侍郎。其年,迁大理卿。高宗尝问临在狱系囚之数,临对诏称旨,帝喜曰:“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 ”高宗又尝亲录死囚,前卿所断都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帝怪问状,囚曰:“罪实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帝叹息良久曰:“ 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制付群官集议。及议奏,帝怒,令于朝堂处置。临奏曰:“比来有司多行重法,叙勋必须刻削,论罪务从重科,非是憎恶前人,止欲自为身计。今议萧龄之事,有轻有重,重者流死,轻者请除名。以龄之受大藩,赃罪狼籍,原情取事,死有余辜。然既遗详议,终须近法。窃惟议事群官,未尽识议刑本意。今既许议,而加重刑,是与尧舜相反,不可为万代法。” 高宗从其奏,龄之竟得流放岭外。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唐临“公正执法”的一组是( )① 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 ②务令折中,称朕意焉③临所入者独无言 ④为狱者不当如此耶⑤今议萧龄之事,有轻有重 ⑥今既许议,而加重刑,是与尧舜相反,不可为万代法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临任万泉县丞,能够体谅民情,让轻罪囚犯春末回家种地,而后囚犯全都按约定同到狱中。 B.唐临任高官,生活节俭,不建第宅,尤其能宽谅人,他的宽广胸怀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C.唐临任主管刑法的高官,执法宽严适度,他判处案件,使罪犯心服而无怨。 D.在华州刺史萧龄之犯罪量刑之事上,皇帝对唐临的见解不满而怒,唐临直言奏告,力排众议,终于依法判处。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龄之受大藩,赃罪狼籍,原情取事,死有余辜。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