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一首诗写的是春天里哪个时段的景象?请结合原诗加以分析说明
答: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一联透露出了什么样的气息和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加以鉴赏分析。
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注:①赋得:《自君之出矣》是乐府诗杂曲歌辞名。赋得是一种诗体。张九龄摘取古人成句作为诗题,故题首冠以“赋得”二字。 ②机:指织布机。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诗歌的后两句,诗人采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喜李翰自越至
刘长卿
南浮沧海上,万里到吴台。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
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羡尔无羁束,沙鸥独不猜。
[注释]①李翰:散文家。官至左补阙、翰林学士。②吴台:苏州,苏州有姑苏台。
请分析“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中包含的诗人的情感。
简要赏析“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的表达效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初晴游沧浪亭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 时有乳鸠相对鸣。
【注】①沧浪亭:苏州园林之一。②连明:通宵。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居庸关
徐兰
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1)本诗第三句极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2)请简要分析本诗中“士卒”的心态。
(3)沈德潜在《清诗别裁集》中将一、二句改为“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各题。
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阴铿
依然临江渚,长望倚河津。
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叶,钓晚欲收纶。
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闉
【注】①江汉:指朋友前去之地。城闉(yīn):城门,指诗人回去的地方。
本诗诗眼是“不及”,试分析该诗是怎样表现这一诗眼的?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黄河
罗隐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注:①罗隐:晚唐诗人,十多次科举考试不第,史称“十上不第”。②银汉:本指上天,这里指皇室、朝廷。③高祖誓功衣带小:汉高祖在平定天下、大封功臣时的誓词,誓词里说:“使河如带,泰山若砺”。这句话是说功臣的爵位永不失去。
本诗前两联所写的“黄河”有何特点?请概括并分析。
请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的“讽喻”特点,并简要概括诗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各题。
早行
(宋)刘克庄
店妪明灯送,前村认未真。
山头云似雪,陌上树如人。
渐觉高星少,才分远烧新。
何烦看堠子 ,来往暗知津。
【注】①堠(hòu)子:标记里程的土堆。
本诗颔联运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早行途中景物          的特征。
本诗围绕一个“真”字落笔,反写正写,构思巧妙,试作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试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与《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①,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②。
【注】① 建德:这里指桐庐江流域。 ②海西头:指扬州,古称广陵,也称维扬。
本诗前四句借景抒情,请试加分析。
有人评述这首诗的尾联说:“泪岂可寄?然无理之辞,却独有深趣。”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试加以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首句“旅馆寒灯独不眠”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言“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作用?简要分析。
(3)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 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前两句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有什么作用?
有人评价三、四两句在情感的抒发上“构思新奇”,说说你的理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文后题目。
次萧冰崖梅花韵
赵希桐
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家。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
林和靖①墓
吴锡畴②
遗稿曾无封禅文,鹤归何处认孤坟。清风千载梅花共,说着梅花定说君。
注:①林和靖,即林逋,字君复,钱唐人。性性恬淡好古,不趋荣利,后隐居西湖孤山,死后葬于孤山北麓。②吴锡畴,南宋度宗咸淳年间,被南唐知州叶阊聘为白鹿洞书院山长,不就。
赵诗中三四两句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梅花?请简要分析。
两首诗都写到了“梅花”,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唐多令(邓剡①)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①邓剡(1232—1303)又名光荐,字中甫,又号中斋,文天祥的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
上片中“堪恨西风吹世换”一句语意双关,请简要分析。
下阕中描写的的“雁”这一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初 见 嵩 山  张 耒[注]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