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登岳阳楼(其一)
(宋)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 帘旌①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②,徙倚③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④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 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①帘旌(jīng):酒店或茶馆的招子。②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里指瓜分。③徙(xǐ)倚(yǐ):徘徊。④三年多难:公元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凭危:指登楼。
有人认为 “‘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请试作赏析。
有人说,虽同为悲秋伤怀,但陈诗不若杜甫深广。请结合《登高》分析这样说的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
三月二十三日海云摸石①
【宋】范成大
劝耕亭上往来频,四海萍浮老病身。
乱插山茶犹昨梦,重寻池石已残春。
惊心岁月东流水,过眼人情一哄尘。
赖有贻牟②堪饱饭,道逢田畯③且眉伸。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成都任上。时值暮春时节,成都市民都去城东的海云山上的海云寺观光游园,于池中摸石,以求吉祥。②贻:带来。牟:通“麰”(mou),大麦。③田畯(jùn):泛指农民。
请结合诗句内容,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联。
整首诗中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度浮桥至南台
陆 游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注]①浮桥:今福州闽江旧大桥,宋时由船只连成的浮桥。
②九轨:轨,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意指浮桥桥面宽广。
颔联写出了浮桥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写出浮桥的特点的?
颈联和尾联的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落 花
宋祁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①烟雨忍相望。
将飞更作回风舞②,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注】①青楼:墙壁涂以青色的楼房。②回风舞:古小说《洞冥记》载,汉武帝宫人丽娟在芝生殿
唱《回风曲》,庭中花皆翻落。
(1)诗首联的景物描写对全诗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诗的内容分析。
(2)本诗写“落花”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移居东村作①
王庭珪
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
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
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
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
【注】①作者原注:“山中有西泉寺故基。”
(1)首联的“深”字概括了东村怎样的环境特点?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有 叹
杜 甫
壮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间。
天下兵常斗,江东客未还。
穷猿号雨雪,老马怯关山。
武德开元际,苍生岂重攀。
[注]①此诗句为杜甫晚年的作品。②江东客:诗人自称。③武德:唐高祖的年号。开元:唐玄宗的年号。武德至开元时期,是唐朝治理最好的时期。
诗的第二联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处境?第三联中“穷猿”“老马”两个意象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有人评论此诗“虽身在苦难,却心系苍生”,请结合诗的首联和尾联作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恨    别
杜 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 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①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③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恨”包含了几层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第三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塑造诗人形象?请简要赏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小题。
答张十一
韩 愈①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③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④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答张十一》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张十一,名署,公元803年(德宗贞元十九年)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署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②筼筜(yúndāng),竹名,生长于水边。③“踯躅”即羊踯躅花,花红黄色,可供观赏。④炎瘴,炎热的瘴气。
诗的颔联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两个字?为什么?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诗的颈联是全诗的关键,试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蕴含的感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

A.沈从文的小说中多有对湘西民俗的展现:青年男女月夜对歌,表达爱慕之情,展现了当地的婚恋习俗;清明节时年轻小伙子们赛龙舟,表现了湘西的生活习俗;崇拜“傩神”,表现了湘西人的宗教习俗。
B.《欧也妮·葛朗台》围绕欧也妮的爱情悲剧这一中心事件,以葛朗台家庭内专制所掀起的阵阵波澜、家庭外银行家和公证人之间的明争暗斗以及欧也妮被恋人查理抛弃的痛苦遭遇,这样三条相互交织的情节线索连串小说。
C.《呐喊》中不恤用了曲笔,比如《药》中夏瑜坟上凭空出现的花环,《明天》里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
D.曹操与袁绍原都在何进手下从事,董卓篡位,两人又结盟兴义兵诛之,趁势发展了自己的势力,各人雄踞一方。后曹操趁着袁绍与袁术兄弟相争、手足相残之机,乘隙夺了冀州。

E.《凤凰涅槃》是《女神》中的代表作,该诗抛弃了传统诗词对于纯意境的追求,传达了像凤凰涅槃般在旧的毁灭中寻找再生的“五四”精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汉江临泛①
王 维
楚塞②三湘接,荆门九派通③。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④。
注:①汉江:即汉水。②楚塞:楚国边境地带,这里指汉水流域,此地古为楚国辖区。③荆门:山名,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④山翁:一作“山公”,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幼子,西晋将领,镇守襄阳,有政绩,好酒,每饮必醉。
与《使至塞上》中的写景诗句相比,两诗中的描写景物的诗句有何共同点?请简要分析。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古风·登高望四海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④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辉。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此鸟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④剑歌:弹剑而歌。《战国策·齐策》记载:战国时齐人冯谖为孟尝君门客,最初不如意,曾三次弹剑而歌。
诗歌的三、四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暗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行路难》多是古人感慨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作,此篇中诗人感慨“行路难”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概括。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后面小题。
雨 后
裘万顷
秋事雨已毕,秋容晴为妍。
新香浮罢亚,余润溢潺湲。
机杼蛩声里,犁锄鹭影边。
吾生一何幸,田里又丰年。
注:①机杼:指织布机。 ②蛩:古书上指蟋蟀。③罢亚:稻摇摆的样子。
诗的第三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景象,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韩偓
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
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注】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泉州军:唐末一支军阀部队,据载,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1)诗中的两个“自”字和一个“空”字的运用有何妙处?试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2)请简要赏析二、四两句诗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  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
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所见之景的?请简要分析。
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秦州杂诗(十二)
杜甫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
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
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
前人认为这首诗颔联中的“得”“传”字用得“新奇”,请作简要赏析。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此时为什么会产生“俯仰悲身世”的感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