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后面各题。
春夕【唐】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①烟景有谁争?
【注】①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代的大好山水。
简析首联中“送”字在诗中的作用。
尾联中“自是不归归便得”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小题。
白 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香。
这首小诗中作者突出了白梅的哪些主要特征?
作者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对顾城的《一代人》与《远和近》分析不当的一项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远和近
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A.《一代人》的意思是黑暗使一代人觉醒,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和毅力。
B.在《远和近》中,你和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和云的距离,因此诗人的主观感受有悖于常理。
C.《远和近》所写的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亲近。
D.这里的两首诗初读都有童稚和梦幻色彩,但细品却充满着成年人的孤寂和忧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①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②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
山寺夜起
江 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诗歌阅读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诗中所写“庐山瀑布”有什么特点?诗人为我们描摹了一幅怎样的瀑布图?
本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注】此诗为作者隐居山林时所作。
简析“遍”、“稀”两字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庸诗,完成后面题目。
乱后春日途经野塘
韩偓
世乱他乡见落梅,野塘晴暖独裴回。
船冲水鸟飞还住, 袖拂杨花去却来。
季重旧游多丧逝,子山新赋极悲哀。
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
【注】①季重:三国时吴质的字,曾感伤死于瘟疫的好朋友。②子山:南北朝庾信的字,曾出使西魏,作《哀江南赋》抒发亡国之痛。③劫灰:据传,汉武帝开掘昆明池,在池底发现很多黑灰;东汉明帝时,胡僧竺法兰来中国,说:“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
诗歌的颔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社会观实?
结合诗歌简要概括诗歌表达的主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①“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②“南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
这首诗歌的颔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记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请你就颔联某一方面的艺术手法做简要赏析。
诗中寄托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列举你的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登采石矶①    [清]张之洞
艰难温峤②东征地,慷慨虞公③北拒时。
衣带一江今涸尽,祠堂诸将竟何之。
众宾同洒神州泪,尊酒重哦夜泊诗④。
霜鬓当风忘却冷,危栏烟柳夕阳迟。
【注】①甲午战争爆发后,张之洞由南京回到武汉任湖广总督,这首诗是他归舟经采石矶时所作。②温峤:东晋名将,曾率领水军平定张峻起义。③虞公:南宋大臣虞允文曾率军和完颜亮大战。④夜泊诗:东晋镇西将军谢尚舟行经牛渚,听到袁宏在邻舟吟诗,对他大加赞赏。
这首诗不似一般的登临之作,诗人不再是登临览胜,逸兴横飞,而是抒发了自己无限的感慨,你能说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哪些感慨吗?
这首诗的结尾有何特色?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下方山
[南朝·梁] 何逊
寒鸟树间响,落星川际浮。
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
鳞鳞逆去水,弥弥急还舟。
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
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
【注】方山:六朝时渡口。
(1)诗歌三、四句中“白”“黑”两字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2)诗歌的后六句,诗人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云
李邕
彩云惊岁晚,缭绕孤山头。散作五般色,凝为一段愁。
影虽沉涧底,形在天际游。风动必飞去,不应长此留。
【注】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善辞章。为人耿介磊落,不畏权贵,屡遭贬谪。
(1)请简要赏析首联中的“惊”“孤”二字。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祝英台近·晚春            辛弃疾
宝钗分 ,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流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注】①宝钗分:钗为古代妇女簪发首饰。前人每以分为两股的钗作为别时留赠之物。②桃叶渡:在南京秦淮河与青溪合流之处。这里泛指男女送别之处。③南浦:水边,泛指送别的地方。 《楚辞·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
(1)这首词的的上片表达情感极有层次,请加以分析。 
(2)这首词的下片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完成后面题。
闲居遣怀十首(其一)
姚合①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注:①姚合是玄宗时宰相姚崇的曾孙。历官武功主簿、富平尉、万年尉。宝应中,除监察御史,迁户部员外郎。出为金州刺史,改杭州刺史。后拜刑部郎中,迁户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
诗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写环境的清幽的?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