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那次会议是党建国以来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为什么这么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1)歌词中“老人”指谁?“春天”喻指什么?“圈”又指什么?
(2)列举“老人”两项历史贡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杰出人物对社会进步贡献巨大,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发明大王”:           
(2)他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被称为“汽车之父”:                
(3)1973年,他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一粒小小的种子改变了世界,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4)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誉为“两弹元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宋时,我国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请回答
(1)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2)南宋时期,哪些地区成为闻名天下的粮仓
(3)南宋时,最繁华的商业都市是那座城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今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藏族民谣
(1) 上面这则材料说的哪个朝代?
(2)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3)这件事历史意义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共16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40年,英国首先打开中国国门后,列强侵略纷至沓来,先后发动了哪些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哪些不平等条约,一步一步地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09年2月12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中国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
材料二 这次改革虽然留下大量封建残余,但它却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1奥巴马为什么说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2)材料2所说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指什么历史事件?
(3)材料3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材料3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历史上,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沧桑。当今中国已重回世界,并正在逐步影响着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辉煌】
材料一 西域开通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近代屈辱】

材料二 甲午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到过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顾明义主编《中国近代外交史略》
材料三  --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
【当代复兴】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彻底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
材料五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新加坡《联合早报》(2005年4月)
(1)材料一中,"这条道路"被后人称为什么?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这条道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主要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刚刚兴起的岛国"是哪个国家?并说出材料三中的情形是在哪一条约的刺激下出现的?在这一条约中出现的侵略中国的新方式是什么?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有哪些"重大突破"?
(4)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让世界进入中国"的一项具体措施,并说出表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国际或地区组织?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俄)彼得格勒省农民说:"我们那里发生过把手枪对着人家太阳穴这样的强制行为,人们很气愤"。吉尔吉斯的农民说:"粮食被收集得象扫帚扫过一样干净,一点也没剩。"--摘自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
(1)苏俄农民对什么政策感到气愤和不满?为此,列宁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材料二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最,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l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这一"改革"与列宁的"探索"在内容是有何相似之处?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遵循哪些原则?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英九的大陆政策我们将以最符合台湾主流民意的(不--- 不----- 不 ---)的理念,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台湾海峡的现状。一九九二年,两岸曾经达成(--  --)的共识,随后并完成多次协商,促成两岸关系顺利的发展。英九在此重申,我们今后将继续在(----  ----)的基础上,尽早恢复协商,并秉持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寻求共同利益的平衡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距今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哪一朝代?
材料二: 汉朝时期的边疆分布着众多的民族,由于对这些地区的统一方式不同,汉朝对它们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汉王朝继承了秦在边疆地区设置郡县的这一制度,在北疆、西南地区以及南部等边疆地区设立了众多的郡县。在一些不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汉王朝则设立了一些边疆专门性机构,诸如……。这些机构既理民政,管理边疆民族的有关事务,也理军政,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2)请写出西汉政府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哪一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
材料三:

图 北魏着汉服的文官俑 表格 鲜卑姓改为汉姓
(3)材料三的图和表格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
材料四: 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4)元朝“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
材料五: 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5)清朝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建立了达赖、班禅册封制度。哪位皇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材料六:我国古代民族之间虽然有过战争,但友好相处、和平交往是主流,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开发和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她们共同缔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必将导致国运衰落。维护国家统一,打击分裂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策略。
(6)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认识(不得摘抄材料)。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前夕,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被迫全部撤走。……(列强)种种特权,被一一取消。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
——辽宁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材料三  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项 目
1952年
1957年
增幅(%)
钢(万吨)
135
535
296
煤炭(万吨)
6600
13100
98
棉纺物(亿米)
38.3
50.5
32
谷物(万吨)
16392
19505
19

——《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列强)种种特权”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哪些方式?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奉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哪一法律文献使材料二中的“梦想实现了”?该法律文献的颁布促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怎样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三,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增幅较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什么钢产量的增幅最大?
(4)综上所述,请你说说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现和维护国家与民族的统一是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潮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三世纪,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曾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即现今的台湾,当时吴人沈莹在《临海水土志》上就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公元七世纪,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从那时起大陆居民也开始迁居澎湖地区,其后逐渐向台湾本岛发展.
──《台湾志略》
材料二: “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海外二百余年戴天不二之台湾,列祖列宗深仁厚泽不使一夫失所之台湾,全输之倭奴!”      
──摘自《台湾人民抗战檄文》     
材料三: “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渍,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
材料四: “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就是说,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国大陆与台湾在三国时就已经有了联系,从那时台湾就已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再举出一例中国古代史上加强对台湾管辖的事例?
(2)材料二中台湾人民发布“檄文”的背景是什么?此后台湾得以重归祖国主要原因是什么?
(3)19世纪中期的中国和美国在国家统一问题上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各自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4)材料三、四涉及到的两个国家在解决统一的问题上分别主张采取什么措施?
(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维护国家统一有何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指的是什么历史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2) 材料二的政策是西汉时期的哪一人物提出的? (2分)
(3)根据材料一、二,说说这两件历史事件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分别起到什么作用?(4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