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班固
材料二、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1)材料说的是哪部著作?
(2)著作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人?
(3)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著作是什么体裁?
(5)如何评价这部著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时,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秦王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果断地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灭韩起,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止,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始皇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2)他还有哪些治国安邦的重大举措?
(3)根据材料二,归纳汉武帝的主要功绩?
(4)这两位皇帝在位时,在北方面临哪一少数民族的威胁?他们两位采取了哪些对策?
(5)秦皇汉武并称,主要原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
(2)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张三这是因为哪一项改革措施而获田产的?
(3)以上改革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4)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什么改革内容?
(5)材料二的措施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并请你谈谈你对我国推广普通话积极意义的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引自教材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
(3)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汉武帝这一措施巧妙在哪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认识文化名人,知道他们对历史发展做出的贡献。
(1)下边图片中的人物是世界公认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并名列第一。你知道他是谁吗?

(2)这位伟人的思想已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 且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接受,你知道这位伟人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吗?他所创立的学说体系被后人称为什么学派?
(3)秦、西汉两朝对待他的学说持怎样不同的态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图片可以真实的记录历史、反映历史的原貌,从图片中可以读出许多的历史信息。请你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从图1三件出土文物,你能判断出河姆渡人在生产生活中,能够从事哪些活动?
(2)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3)看到图3 ,你能想到哪一宗教传入了中国,并开始在中国传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请回答:
材料二:阅读下列有关汉与匈奴的材料和图片:
文字材料: 秦末汉初,中原长期战乱,匈奴乘机再次夺取河套地区,并且继续南下。西汉初期,西汉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给单于为妻┅┅   ——教材
图片: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
(2)图一图二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分别处于汉朝哪两位帝王统治时期?联系文字材料和图一说说汉朝对待匈奴的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在上述与匈奴关系的主要事例中,请说出你最支持哪一种做法?并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郭沫若提到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在当时表现为哪一历史现象?在他看来给予“致命的打击”是因为秦朝采取的什么措施?
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请回答:
(3)材料二反映了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后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听取了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
(4)你认为秦汉时期统治者采取诸多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感谢天子封我为诸侯!是您分给了我们土地、平民和奴隶,我们坚决效忠天子!向您纳贡,帮你驻守边疆,随时听候你的调遣。
材料二:在西汉,设专属官监察地方,以“六条问事”,对州部内所属各郡进行监督。在京师设大员负责监察除三公以外的朝廷百官和京师近郡犯法者。
——《汉书》
材料三:“……,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材料一是某位学生编写的历史故事独白。据此判断,他是为哪一制度编写的独白?该制度后来被什么制度所取代?
(2)材料二中“在京师设大员”是指什么?秦朝哪一个官员的职能与它相似?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是创立于哪一个朝代的什么制度?
(4)19世纪中期美国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该问题的解决对美国发展最主要作用是什么?
(5)从古至今,从中国到世界,为什么都注意维护国家的统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十世纪,发生了两次全球性的世界大战,战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动,给世界带来了无穷的灾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里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正是在向日本法西斯发出最后通牒20天后,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并无条件投降,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摘自李克强总理在参观波茨坦会议旧址时的讲话
材料四:见下统计表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表(单位:亿)

统计内容
参战国
卷入人口
参战人员
伤亡人员
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
15
0.7
0.3
1805
第二次世界大战
60多
20
1.1
1.9
40000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请说出巴黎和会的中心问题是什么?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怎样的世界“新秩序”?
(2)材料二中劳合·乔治为什么说“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请说明理由。
(3)材料三中“中国人民的胜利”指的是什么?请举出两例世界人民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事件。
(4)运用数据分析和图表统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从材料四统计表我们可以概括出哪些结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一位《纽约时报》的记者写道“夜间敲门讨饭的人,可能是几个月或一年前在银行里爽快地签发过你的贷款,或者是在你所读的报纸上写过社论,或者是某家大地产公司的副经理……”
材料二:“值此我就职之际,同胞们肯定期望我以我国当前情势所要求坦率、果断来发表演说。……我们的国家过去经得起考验,今后还会经得起考验,复兴起来,繁荣下去……”
材料三: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同样沉重,日本的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农民大批破产,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迅速抬头。
——《世界历史》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从何时何地爆发的经济危机的状况?
(2)材料二是谁发表的演说?表明了他什么意图?他所实行的政策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何作用?
(3)根据材料三,日本经济危机发生后对中国发动了哪两次重大的侵华事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马克思《美国内战》
材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材料一、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两国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3)材料三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物年谱实际上是社会和经济的缩影,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反映了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广阔场景。以下三则材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的年谱片段:
材料一:1921年  28岁  7月23日至8月初,作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材料二:1935年  42岁   1月15日至17日,出席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材料三:1945年  52岁  8月,作为主要成员,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较量。
材料四:1949年  56岁    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作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仔细阅读上述四段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这些材料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年谱片段?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要意义?
(2)材料二所说的是哪次会议?请你简要评价这次会议。
(3)材料三中所说的 “较量”是指什么事件?这次较量的结果是什么?
(4)与材料四相关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的重大战果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日关系是两千多年友好,五十年对抗.”
——周恩来
材料二 “八年间的死亡惨烈,苦难艰辛。在今天这一天获得了报酬了……接受了你们无条件投降。”
——新华社社论  1945年8月
材料三 “……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 “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情,日本也不例外.”
——2005年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送审本
请回答:
(1)近代史上中日之间“五十年对抗”完全是由日本对华侵略造成的,请举出近代史上日本发动或参与的三次侵华战争。
(2)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 请分别列举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一个著名战例。列举一例日本侵华战争中所犯的暴行。八年抗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日本教科书对日本的侵略持一种什么态度?假设你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请用一句话阐明你对此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使中国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1)材料一所述“自我疗伤”、“猛药重治”各指什么行动?这些药方有着共同之处,请指出其中的一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使中国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革命道路是什么?该道路的起点是什么?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