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材料一:2012年10月24日上午,浙江温岭城西街道蓝孔雀幼儿园“幼师虐童照”在网络上大量出现,幼师颜艳红“一时好玩”揪住一表情痛苦幼童的双耳向上提起的照片引起巨大争议。经网友人肉,其QQ空间有很多照片,变态惩罚手段层出不穷,包括对幼童胶带封嘴、铁桶罩头、垃圾铲盖头、扔进垃圾筒等。
材料二:虐童案主角颜艳红因涉嫌寻衅滋事犯罪,现已对其予以刑拘。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运用《树立法治观念》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一中虐童案主角颜艳红的行为进行简要的评析。
(2)请依据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结合材料,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如你遇到下列情境,请运用所学知识写出解决问题的正确做法或理由。

情景
正确做法
理由
小明是卫生委员从来没有为班级扫过地,期末被学校评为学校小卫士。
(1)
公平意味着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承担应分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到的利益。
小娟的爸爸开了一个制鞋厂,一次她到爸爸工厂去玩,无意中知道了爸爸有偷税漏税行为,她应该
劝阻和制止爸爸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
(2)
你的同学因害怕社会青年勒索,上学时身上带着一把锋利的匕首。你会:
(3)
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同学的行为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
星期天,学校组织学生上街进行保护环境的法制宣传活动,你妈妈以影响学习为由,不让你参加。你会
参加活动,并给妈妈讲明道理,并告诉妈妈自己会合理安排时间,不会耽误学习,请妈妈放心。
(4)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让学生详细地了解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珍惜民主政治权利,育才初中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宣传教育活动,现邀请你参与其中,共同完成任务。
请回答:
(1)(请你策划)请你为本次宣传教育活动确定一个主题,并设计几种好的宣传教育形式。
(2)(请你编辑)学校橱窗要展出国家用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所实行的政治制度,请你进行编辑,张贴到橱窗中去。
(3)(请你释疑)看到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宣传标语时,小华同学却感觉不到身为人民一员的他的父母有什么权力。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他解开疑团。
(4)(请你示范)罗曼·罗兰说:“个人的绝对自由是疯狂,一个国家的绝对自由是混乱。”在如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上,请你为我们的同学做好示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3月15日,修改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式实施,网购、虚假广告、个人信息保护、精神损害赔偿、瑕疵举证等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新消法中得到了体现。这为我国公民的权利提供了(  )

A.立法保障 B.司法保障 C.宪法保障 D.社会保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车买得起,油费付不起,违章付款更付不起。某校七(1)班同学就对本镇私家车进行调查,得到折线图如下:

(1)你能从这个折线图中,得到怎样的有效信息?
(2)小明知道2013年国家颁布了新的交通法规,高兴地说:“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利国利民,只要加强法治,就一定能维护好社会公共秩序。”请评析小明同学的言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交通规则就在我们身边,但在很多人的眼里都不以为然。违反了交通规则,有的人只不过淡淡一笑,说:“违反了,最多罚点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人的职责。无视交通规则,在马路上抢道、打打闹闹、闯红灯、骑车带人等,都可能造成大大小小的灾祸。
材料二: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调查小组,在七年级同学中开展了调查活动。下表是调查结果。

调查内容、百分比类别


近一年,过马路时是否闯过红灯
80%
20%
闯红灯是否有生命危险
68%
32%
闯红灯是否有过身体伤害或有过惊险
26%
74%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材料二的调查结果给我们什么警示?
(2)我们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的严查严处有何积极意义?
(3)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情境一:在生活中,人们的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现在学生会要选聘“小小心理医生”你去应聘,主持人问你以下问题,
(1)你该如何来回答:积极情绪会产生积极的结果,消极情绪会产生消极的结果,我们要如何面对这两种情绪?
情境二:小静上学期期末考试跌出了班级前十名,整个寒假她都一言不发,开学后仍然是个“闷葫芦”。
(2)请你想想办法帮她走出困境。
情境三:2012年12月10日上午,新沂在世纪广场举行了“不闯红灯——新沂文明交通行动(2012)”启动仪式。江都区交巡警部门从1月份开始,组织推进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工作。
(2)你认为应如何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分析说明。
材料一:2014年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一年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公车改革、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城乡养老并轨等一批重大改革方案相继出台,改革总体部署全面展开,以破竹之势,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向纵深推进。
材料二:2014年12月,周永康因以权谋私、收受巨额贿赂,泄露国家机密等问题被开除党籍依法逮捕,成为首位因腐败而落马的政治局常委级“大老虎”。
材料三:习近平主席发表2015年新年贺词:我们的蓝图是宏伟的,我们的奋斗必将是艰巨的。
(1)材料一表明什么?
(2)周永康从权力之巅到“笼中老虎”表明什么?
(3)我们的宏伟蓝图是什么?结合材料和问题谈谈怎样为实现蓝图而奋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天,17岁的贺某与家人到餐馆吃饭,为争抢椅子与顾客王某、李某发生争执。争吵中,贺某无名怒火起,用刀致王某重伤、李某轻伤。贺某因故意伤害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惨痛教训,引以为戒!
(1)贺某的犯罪行为造成哪些危害?
(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怎样远离违法犯罪?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面推进法治建设 争做守法公民】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回顾2014年主要工作时指出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查办贪污、贿赂、挪用公款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4040人,其中厅局级以上干部589人。以对人民、对法律高度负责的精神,依法办理周永康、徐才厚、蒋洁敏、李东生、李崇禧、金道铭、姚木根等28名省部级以上干部犯罪案件。
(1)上述材料体现了教材中哪些知识点?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公民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作为青少年怎样成为一名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借力中央高层惩治打击腐败的决心,中国“网络反腐”多处开花。十多名被查官员中,超过半数与网络举报有关。网络时代,人人都有一个“麦克风”,在网民看来十分给力的“网络反腐”,其实是把双刃剑,“误伤”时有发生。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
小明:在网上,我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也管不着。
小刚:别讲了,我们只要努力学习就行了,国家政治生活的事与我们青少年无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3岁的小明一直是三好学生。但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些不务正业的朋友后,逐渐发生了变化。上课经常迟到,作业经常不交,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他还经常躲在厕所里吸烟,家里给的零花钱越来越满足不了他的需求,于是开始小偷小摸。后来发展到把同学的自行车偷偷扛出去卖掉,为此,曾被公安机关拘留。出来后不思悔改,又多次入户盗窃。最终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1)小明的行为变化说明了什么?
(2)小明的行为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学生王某在校常常炫耀自己的名牌手表,同学李某向其索要,想戴几天。王某不给,李某仰仗身强力壮,动手打伤王某,抢走手表。事后,王某因害怕报复,没敢声张,独自找李某想要回手表。没料到李某更加恼火,和他的几个“哥们”一起,又将王某暴打一顿,并威胁说:“以后有好玩的,要先想着我们,不然有你好看的!”从此以后,王某陷入痛苦之中……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教训惨痛。
分析张某的上述经历,给我们中学生怎样的警示?(用《安全教育》的有关知识回答,6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红绿灯变奏曲

材料二:初中学生小王和小李放学后同路回家。行至十字路口时,红灯亮了。此时,没有车辆和行人通过。小王见状,飞速穿过马路,小李面临两种选择:A:跟着小王骑过去;B:停下来,等绿灯亮了再过去。
材料三:2007年5月10日上午,东台市在街心公园举行了“不闯红灯——东台文明交通行动(2007)”启动仪式。东台市交巡警部门从6月份开始,组织推进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工作。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材料二、如果你是小李,你会选择哪些做法?为什么
(3)为配合“不闯红灯——东台文明交通行动(2007)”的行动,你该怎么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一个未成年人的道路:上网——抽烟——吸毒——抢劫——监狱。
材料二:某校初二学生小凡,因父母离异,疏于管教,渐渐地同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混在一起,经常旷课,打游戏,出入歌舞厅等,后来发展到偷盗、敲诈、勒索,但感到来钱太慢,于是,伙同其他人进行抢劫,共作案20起,涉案金额达3万多元,其中有三起刺伤事主,公安机关将其缉拿归案,法院依法对其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2000元。
(1)小凡身上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哪些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
(2)怎样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3)两段材料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遵守法律程序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