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⑴《我爱故乡的杨梅》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情感。( )
⑵句子"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是拟人句。( )
⑶课文在写杨梅的时候抓住了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来写的。( )
⑷课题《我爱故乡的杨梅》和《我爱杨梅》的意思相同。( )
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1)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
(2)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
(3)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
(4)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
(5)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
(6)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
(7)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 )
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8分)
养尊处忧( ) 语重心常( )
专心志志( ) 无原无故( )
狂风爆雨( ) 勃勃升机( )
坐无虚席( ) 义想不到( )
读一读,对的打“√”,错的打“×”。
(1)台湾是我们祖国的宝岛。 ( )
(2)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北京城的中央。 ( )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1)斯帕拉捷做了三次实验,解开了蝙蝠飞行的秘密。 ( )
(2)“卡在了瓶口”中的“卡”读着“qiǎ”。 ( )
(3)地球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取之不尽。 ( )
(4)“交响乐团的演奏”这一事例主要说明协作的重要。 ( )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香港的港湾里每天都放五颜六色的焰火。( )
(2)香港的市场是一个“万国市场”。( )
(3)香港又被称作“美食天堂”。( )
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比喻句的打“√”。
(1)翠鸟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
(2)看这字迹像是小飞写的。( )
(3)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
把下面的词语按一定顺序排序。
(1)迎春花 腊梅 桃花 菊花
(2)欧洲 世界 罗马 意大利
(3)老年 儿童 青年 少年 中年
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打“√”,不是的打“×”。
(1)盛开着的广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 )
(2)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 )
(3)广玉兰的叶片富有光泽,好像涂了层蜡。 ( )
(4)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 ( )
在不需要回答的句子后面画“√”。
(1)老师,为什么我写出来的文章不生动呢?
(2)你家门前不是天天都有马车经过呢?
(3)不,不,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
(4)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
请找出错别字划上“ ”,改正后写进括号里。
锋拥而至( ) 肃然启敬( ) 扑实敦厚( ) 美不盛收( )
拾金不味( ) 洪堂大笑( ) 夸夸其淡( ) 语重深长( )
改正下列词语中的别字。
直指云肖( ) 满目清翠( ) 联绵不断( )
清彻见底( ) 拨地而起( ) 四李如春( )
气势磅薄( ) 重重迭迭( ) 芒芒苍苍( )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维吾尔牧人还喜欢爱吃沙土灰里烧出的“库乃其”。
(2)听到如此热烈激昂的歌唱,不由得惊奇进而肃然起敬了。
判断下面句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大风把小树刮得东倒西歪。( )
(2)小树被大风刮得东倒西歪。( )
(3)大风刮得小树东倒西歪。( )
(4)小树把大风刮得东倒西歪。( )
(5)我们阅读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半截蜡烛》这个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2)这篇课文以伯诺德夫人一家为叙事主线,描绘了他们一家与德军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却又令人窒息的斗争。( )
(3)《半截蜡烛》的故事情节惊心动魄、跌宕起伏,但最终化险为夷。( )
(4)“半截蜡烛”意义重大的原因是它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人的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