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练兵场。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焚:用火烧。
若:像,似。
等闲:平常。
清白:品行纯洁。
1. 根据注释和诗句解释加线的字。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2.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后两行诗的意思。
3.这是一首咏物诗。歌咏的对象是( )。
4.诗的前三行都是写石灰经受的磨难和考验,面对这些磨难,石灰“若等闲”“全不怕”,石灰为什么会这样呢?
冰心借用纸船表达自己对母亲、对祖国的思念。如果你也来折一只纸船,你想让纸船装载什么,并说说理由。
理解课文回答。
(1) 这篇课文通过描写( )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诗人( )的情怀。
(2) 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了那些景色、景物?
读古诗,回答问题。
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诗中描写的昆虫是。
2.诗歌赞美了蜜蜂。
多彩世界。
梅花,被誉为花中“清客”,并把它与松、竹称为“岁寒三友”,与兰、竹、菊称为“国画四君子”。梅花以它傲霜斗雪、不畏严寒、凌寒独开的高洁禀性被中国传统文人所喜爱,成为文人墨客、画家争相歌颂的对象。
渔家傲
(宋)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 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这首《渔家傲》,是女词人李清照六首梅词中格调最为轻快、明朗的一首,全篇充满欢快、愉悦的气氛。
词的上片,集中表现了梅花娇和洁的特点,高度赞美了它的风度与资质。“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一片白雪覆盖大地,一树报春的红梅点缀其间,梅枝犹如天工雕出的琼枝,显示了梅花的娇洁、不畏酷寒、傲然独放的性格。它的开放,报告了春来的喜讯。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这初开的春梅,花蕾初绽,芳香袭人,好像一个刚刚出浴、洗去脂粉、更显出天然丽质的女子,亭亭玉立,惹人爱怜。这三句词恰当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出梅花“娇”和“洁”的特征。这里虽然没有一句直接抒情的句子,但从每一句的描绘中,都不难看出其中蕴含着词人对梅花的酷爱之情。
词的下片,把笔触转到对月夜赏梅的欢悦场面的描写上,既是从侧面赞梅,又直接表现了词人的爱梅之心。“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大自然可能也偏爱梅花,所以才有意让今晚的月色分外明亮。月色因梅花的点缀更美丽,梅花因月色的映照更娇洁。
面对美好的月夜清景,词人的心境明净,开朗,兴致大发,邀来了诗朋酒侣。“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让我们举起金盏畅饮,一道来欣赏这月色里的梅花吧,请不要推辞酒量不胜。“此花不与群花比”一句,揭示了全词的主旨,是全词的点睛之笔。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靡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 故事描写的是季。
2. 诗中描写的植物有和。描写颜色的词语有和。
古诗我会背。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 解释词语的意思。
遥
2. 这首诗描写了在冬季开放的
3. 为什么“遥知不是雪”?
看谁读得好,背得快。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写的是 。诗人抓住了春雨的特征,这是一场及时雨从
这两句可以看出来。这场雨来的悄无声息,我们可以从
知道。整首诗到处体现了诗人的
之情。
曹操诗中“养怡之福”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品读
(1)检验大舞台。不光能背,还要会写哦!
(2)从本诗的题目看,诗中有 。
该诗第一句交代了地点,提到了 ;第二句交代了时间,即 。
(3)造成诗人懒困的原因是什么?
(4)诗中第四句有什么作用?
(5)请你解释最后两句诗的意思。
读一读,记一记。
lù zhài
鹿 柴
wáng wéi
王 维
kōng shān bú jiàn rén dàn wén rén yǔ xiǎng
空 山 不 见 人, 但 闻 人 语 响。
fǎn jǐng rù shēn lín fù zhào qīng tái shàng
返 景 入 深 林, 复 照 青 苔 上。
读读背背。
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