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品读。
冬夜读书示子聿(yù),
(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子聿是陆游的儿子;遗读yí;
躬读gōng
(1)熟读上面这首古诗,并试着解释诗中加点的字词。
(2)请你找出诗人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的一句诗写在下面。
(3)请你试着解释诗中的后两句的意思。
(4)作者写此诗的目的是什么?
看谁见识多!
(1)《观书有感》的作者是 ,他是 时期著名的 家、 家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等。
(2)《神奇的书》作者是 , 国著名的女诗人。她的诗和惠特曼的诗一样,已被公认为是标志着美国诗歌新纪元的里程碑。
看谁见识多?
(1)《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 , 族人,字 ,字号 、 、杜工部等。他生活在 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 。
(2)《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是 ,字 ,号 ,世称 ,今传 、 。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 、 、 和大诗人,他还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并在宋神宗时他任宰相,创新法,改革旧政,世称王荆公,被列宁誉为是 。
猜一猜。
白色花,无人栽,
一夜北风遍地天,
无根无枝又无叶,
此花原从天上来。(打一自然现象)
谜底是:
课文在线。
(1)本诗的作者是 代的 ,号 ,他是“ ”之一。
(2)《竹石》是一首 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竹石而题写的诗。全诗咏物言志,表现了诗人 的精神和 的情操。
桉要求填空。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全诗表现了诗人的 。
(2)诗人用霜天月落、乌鹊凄啼、 、
、 、 等景色为我们编织了一幅幽静美丽的秋夜江景图。
(3)“ ,
”一句将夜景与愁思交织在一起,情景交融,成为千古名句。
(一)塞下曲
[唐] 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1) 这是一首 诗,写一位将军 的故事,取材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记载当时名将李广事迹的《李将军列传》。
(2)诗的前两句写事件的 ,后两句写事件的 。
(3)文中“暗”、“惊”、“寻”、“没”四字妙在何处?
课文知多少。
(1)漓江的水三个显著的特点分别是 、 、 。
(2)“下雪的声音,春天的序曲”这句话是课文《 》中的句子。
你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
你认为下雪的声音好像什么声音?
(3)《望天门山》的作者是 代诗人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塞下曲》作者是 朝 。本诗描写了 将军
的故事。通过 这句话说明了将军的力大无穷,也说明了将军的 。表达了作者的 之情。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者是 朝 。诗的前两句体现出 。后两句借助梦境来说明 。
古诗知多少。
(1)《望洞庭》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中有两个打比方的诗句,分别是 和
其中“白银盘”指 “青螺”指 。
(2)《望天门山》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写道:天门中断楚江开, 。一个“开”字写出了 ,一个“回”字写出了 。山水相互衬托,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景观,充分体现了李白的豪放风格。
“两岸青山相对出, 。”这写的是 (近、远)景,除了诗中写到的景物,我们还可以从 中看出来。
(3)比较《望洞庭》和《望天门山》两首古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4)请你把这两首诗默写下来。注意一定把字写工整写正确!
课文内容我了解
(1)《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这首诗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在( )和( )中飞翔的理想与信念。
(2)我要在( )、( )、( )和意志的蓝天展翅翱翔。
(3)《囚歌》这首诗的前两句写道:“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这两句诗,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指出被关押的革命者只有两条路: 和 。前者是死路,后者是一条无耻的“活”路。
(4)《囚歌》一诗表现壮美,一种使人迥畅荡气的 ,一种不可压抑的 ,一种使人肃然起敬的 。
填充古诗,先解释所填的字,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芙蓉楼 辛渐
(2) 送客楚山孤
(3)一片 在玉壶。
(4)送元二 安西
(5)劝君更 一杯酒
把诗句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鸟
﹝唐﹞ 白居易
读了“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这句诗,你想到了什么?
用你自已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读诗句,理解字意。
小 孩 : 映 :
侧 坐 : 遥 :
应 : 纶 :
把这首词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常记溪亭____,沉醉____归路。____晚回舟,____藕花深处。争渡,争渡,____一滩欧鹭。
(1)这首词的词牌是《____》,作者是____朝代的女词人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词语的意思。
常记:________________
归路: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