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精彩赏析阁。
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1)根据提示写词语。
ABAC式:                          
(2)根据短文,理解词语。
中西贯通:                                    
古今贯通:                                   
文理贯通:                                   
(3)“三贯通”有必要吗?表达出了季老的什么样的心情?说说你的理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堂连线台。
同学甲:课文标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小苗”指________,“大树”指   ________,用这个比喻句做标题的好处是_________          _。
同学乙:这篇文章语言非常口语化,我读过之后,印象最深的是季老先生说的”三贯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丙:季老先生认为:一个小孩起码要背______首诗,______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同学丁: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苗苗认为有两个重要条件。第一条: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第二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句子训练营。请你用一句话评价人物。
季羡林:                                                                      
苗苗: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解释下面的句子。
1、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2、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3、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物的语言,往往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认真阅读下面一段对话,从小姑娘语言中,你能看出她在想什么?
老伯说:“傻孩子,火热的太阳会把你晒坏的。你回家吧,东西搁在这儿,我给你看着。”
小姑娘摇了摇头,说:“我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
⑴小姑娘当时想:                                                               
⑵小姑娘不听老伯伯的劝告,依然耐心地等待画家回来,是因为:
①小姑娘不信任老伯伯。(   )
②她等得不难受。(   )
③她很守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有责任感。(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正在这时候,孩子的父亲——船长从船舱里走了出来。”句中“这时候”具体指什么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为什么会觉得40秒钟太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孩子得救后,在场的人会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仿照例句,自己写一句话。
(1)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出动人的乐章,                                           只有               
(2)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                          
你总能                 ,不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言填空。
1.时间,每天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_________________,给懒散的人留下一片_________________。
——鲁迅
2.完成工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英)达尔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自己和妈妈的手,对比一下,再画一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填一填。
(1)小猫连忙举起钓鱼竿,扑打蜻蜓。
你能说出一个与加点词意思相近的词吗?
(2)老猫说:“你做事三心二意的,怎么能钓到鱼呢?”
与“三心二意"意思相反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用“三心二意”说一句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对小猫说些什么?试着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年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小猫钓鱼 同步试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信息生活。
“嫦娥奔月”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相传嫦娥吞下灵药后飞上月亮。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 “嫦娥二号”计划于2011年底前完成发射,开展月表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月球内部结构、地月空间与月表环境探测等活动。

(1)读了这条科技信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如果将来你有机会登上月球,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故事,悟道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部。
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于是愚公便召集全家人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赞同他。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丘都铲平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愚公于是带领儿子孙子和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       )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河曲的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真是太不聪明了。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到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一座放在(   )方东部,一座放在(   )州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没有山冈高地了。
(1)给黑体的字注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险峻——
通达事理——
(3)课文题目是“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一开头不落笔在愚公身上,而是先写“太行、王屋两座大山”?
                                                                           
(4)这段文字中的                                          这两句话与“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共同说明了愚公移山的艰巨性。
(5)文章中两个人物“愚公”和“智叟”,作者写“智叟”有什么用意?
                                                                            
(6)根据你对短文的理解,说说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本对话框。根据本单元的课文,完成下面的写话。
(1)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
大树的树皮啃完后,啃食                                            
后,又啃食                                  
(2)西雅图酋长在土地转让前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希望白人能善待他们的土地。猜想:白人会善待他们转让的土地吗?
当他们想往河里倒垃圾时,想到                 ,于是                      
当他们想在森林砍伐树木时,想到               ,于是                      
当他们端起猎枪枪杀动物时,想到               ,于是                      
当他们             时,想到                 ,于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不像桃子 石榴 苹果那样 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 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 这段话选自________(作者)写的__________。用对比的手法写了花生的_____________。
(2) 给这段话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3) 你能想象一下父亲说这句话时的神情和动作吗?试着写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4) 文中父亲的话让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词语游艺厅。读下面的句子,用词语概括人物的心情。
(1) 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     )
(2)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     )
(3) 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
(4) 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学语文实践作业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