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填空题
  • 难度 较难
  • 浏览 870

读故事,悟道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部。
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于是愚公便召集全家人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赞同他。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丘都铲平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愚公于是带领儿子孙子和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       )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河曲的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真是太不聪明了。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到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一座放在(   )方东部,一座放在(   )州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没有山冈高地了。
(1)给黑体的字注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险峻——
通达事理——
(3)课文题目是“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一开头不落笔在愚公身上,而是先写“太行、王屋两座大山”?
                                                                           
(4)这段文字中的                                          这两句话与“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共同说明了愚公移山的艰巨性。
(5)文章中两个人物“愚公”和“智叟”,作者写“智叟”有什么用意?
                                                                            
(6)根据你对短文的理解,说说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什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知识点

读故事,悟道理。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