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业社会中自耕农和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本质区别是
A.是否拥有土地 |
B.是否向国家承担赋税徭役 |
C.拥有土地多少不同 |
D.经营方式不同 |
某古代水利工程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流出古今秦汉月,问他伏龙可曾寒?”,并在经受5.12特大地震后基本无恙,仍能在今天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
A.白渠 | B.郑国渠 | C.都江堰 | D.芍陂 |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紝,多治麻丝葛绪捆布幓,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三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材料四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产经营方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
(2)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
(3)在商业和农业的关系上,材料四反映了什么思想?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产生这一思想的经济根源是什么?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天仙配》是黄梅戏的一个优秀剧目。其中的男女主人公董永和七仙女唱到: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此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回答下列问题:
(1)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活方式? 你能说说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吗?
(2)自耕农经济在古代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有哪些?
(3)歌词中描述了一幅相对安定的生活情景图,这种生活情景对后来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有何不利影响?
(4)自耕农经济在19世纪中期开始走向解体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最终解体是何时?最终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5)新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可以说是“现代的自耕农经济”。它与传统的自耕农经济在生产资料方面有何本质区别?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在16年持续不断地建设施工后,2008年底基本建成,这是中国水利建设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古代在水利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其中,兴建于战国时期,至今仍对长江流域的抗旱、防洪发挥着巨大作用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 B.筒车 | C.龙首渠 | D.白渠 |
《七夕乞巧》诗云:“……向月穿针易,迎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用一根彩线连续穿过七孔针或九孔针为巧)与这一风俗密切相关的认识是
A.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 B.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 |
C.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 | D.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种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 1958年10月28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材料三 大包干,小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请回答: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种经济成分?据材料分析其主要的特征。
材料二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在当时是指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怎样的一种经济体制?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
连线题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请将下列图片中所示的我国古代生产工具与相对应的时间和用途分别连线。
明代,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三”甚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这种格局的出现说明( )
①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②资本主义萌芽在棉纺织业领域首先出现
③松江地区成为产棉的重要地区 ④农村专业生产区逐渐形成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从秦代到清代,在各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君主土地私有制 | B.贵族土地私有制 |
C.地主土地私有制 | 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
明朝政府多次在全国丈量土地,编制鱼鳞册(因图册上所绘土地方位若鱼鳞,故名鱼鳞图册),其目的不包括
A.确定土地所有权 | B.掌握全国的耕地数目 |
C.保证田赋足额征收 | D.限制土地兼并 |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过春节”又称为“过年”。“年”的甲骨文写法,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人们祈求谷物生产大丰收 |
B.自然经济在中国古代一直占主导地位 |
C.为了纪念神农氏 |
D.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立国的根本 |
材料一 唐前期(618—756)所兴修的163项水利建设中,北方五道就有101项,占全数2/3,……其中河北河南二道就有74项,占全部北方水利建设项目2/3强。唐后期(757—907年唐亡)101项水利工程中,南方五道就有76项。其中以江南道为最多,竞占49项。与此同时,北方诸道的水利建设数字,骤然下降,河南道由前期的20项下降为7项。
——据邹逸麟《从唐代水利建设看与当时社会经济有关的两个问题》
材料二 田纳西河流域在综合开发前是美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多数居民没有电用,年均收入仅为全国平均值的45%。1933年5月美国国会成立了公共工程署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其中最宏伟的工程是田纳西流域的水利工程。1933年成主的田蚋西流域工程管理局,利用美国政府提供的投资,招募失业工人,兴建水坝、水电站,发展航运,结果建成了大型的水电站和完整的航运系统,促进了这一地区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包括7个州的广大地区受益,平均收入在工程发挥效益手增长4倍,美国制造第一颗原子弹所耗的电力也是靠田纳西工程提供的。
——摘自吴予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水利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社会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田纳西水利工程兴建所产生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水利建设的认识。
中国古代先民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莫高窟 “耕作图” 陕西剪纸男耕女织
材料二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王崇古在河东业盐,张四维的父亲是长芦大盐商,累资数十百万,张、王二氏联手,结成了盐商团伙,控制了河东、长芦两处盐利,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
而传统的城镇,商业机能则日渐浮现。……1500 - 1800的三百年间,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1)请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指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
(3)明清时期,在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中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种变异具体指哪一现象,这一现象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