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右图是《人物风俗制度丛谈》,其中有一篇文章写到:“卢沟桥本无城,明崇祯三年以此为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北平市成立时,以宛平县不能寄治城内,遂移于此……此次日军假演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厄运,赫赫名都,数百年史迹迭蒙耻辱,可哀也哉!”从这一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判定此篇文章最有可能的成文时间是         

A.明崇祯三年 B.1931年9月
C.北平市成立时 D.1937年7月
来源:近代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作品中,反映八路军参加正面战场抗战的是         


                        

A.《血战台儿庄 》 B.《千古奇冤:皖南事变始末》
C.《百团大战始末》 D.《血色雄关:太原会战纪实》
来源:近代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桃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罗斯福设想的那种结局没有出现的原因有 
①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 ②国民党蒋介石坚持抗战最终没向日本投降 ③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 ④中国人多地广,日本人少地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中指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对上述材料的准确理解是          

A.蒋介石准备抗击日本的侵略 B.蒋介石已看透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
C.国民政府已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D.国民政府已经做好全面抗战的准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2008年是日本明治维新140周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2009年8月31日,民主党获得日本众院选举胜利。成为2010年各地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命题的命题热点)


材料一 日本侵略者用活人做靶子,练习刺刀         

 

材料二 据报载,日本“新的历史教科书编撰会”(下称“编撰会”)编写的2002年度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在记述“日中战争”的部分,编撰者故意不提南京大屠杀事件,而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部分却这样写道:“东京审判法庭认定日本军队1937年在攻陷南京的战争斗中杀害了20万以上的中国民众。可是据当时的资料,那时南京人口只有20万,而且在日本军队攻陷南京城1个月后增加到了25万。此外,这一事件还有很多疑问,至今仍存在争论。因为在战争当中即便是不管什么人都杀,也不属于大屠杀。”
──新华社东京3月1日电讯稿
材料三 2001年至2006年,日本首相小泉曾六次参拜的东京靖国神社。靖国神社里供奉着东条英机等14名二战甲级战犯和约2000名乙、丙级战犯的牌位。
──中新网
材料四
材料五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六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七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请回答:
(1)假如你要结合材料一、二、三和所了解的知识,写一篇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纪念性文章,文章应包含哪些方面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五的观点。
(3)依据材料四、五、六,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4)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结合材料七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一幅漫画《奴化教育:鬼话连篇!》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A.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识,实现其民族同化政策
B.加强初等教育,普及日语和日本皇民意识
C.提高沦陷区人民文化水平,发展经济
D.宣传其“中日亲善”、“共存共荣”、“大东亚新秩序”谬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在工作报告中说,国民党肤施县党部在延安公开出版几种壁报,张贴通衢。共产党的印刷厂替国民党印刷传单,已是尽人皆知这反映出当时

A. 国民党已在军事上占领延安 B. 边区政府由国民党政府直接管辖
C. 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D. 共产党允许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 其主要原因是

A. 中共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
B. 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了普遍认同
C. 中共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
D. 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显重要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A.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
B.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C. 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
D. 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