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

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

B.

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C.

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

D.

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更新:2021-09-2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A.

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

B.

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

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

D.

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更新:2021-09-2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答、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持,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相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A.

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

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

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来源: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更新:2021-09-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A.

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

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

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

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来源: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更新:2021-09-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硫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落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自"。这说明当时(

A.

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

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

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

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来源: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更新:2021-09-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

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

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

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来源: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 (全国Ⅲ卷)历史部分
  • 更新:2021-09-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

A.

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

B.

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

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

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来源: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更新:2021-09-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

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

B.

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

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

来源:2016年全国统一高级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历史部分
  • 更新:2021-09-1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

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来源:2016年全国统一高级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历史部分
  • 更新:2021-09-1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A.

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

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

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

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历史部分
  • 更新:2021-09-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国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

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

B.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

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

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更新:2021-09-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历史部分
  • 更新:2021-09-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

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

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D.

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历史部分
  • 更新:2021-09-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统计,1948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31.97亿美元,其中美国14.10亿美元,占总量44.10%英国11.15亿美元,占总量34.88%,其他国家6.72亿美元,占总量21.02%。由此可见(

A.

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地提高

B.

日本在投资总额中占有相当比例

C.

外国资本已完全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

D.

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

来源:2017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A.

粉碎了第三次"围剿"

B.

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C.

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

D.

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

来源:2017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