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4的硫酸溶液中c(H):c(SO42)等于2:1,稀释10000倍后二者的比值几乎不变
B.由水电离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K、Ba2、Cl、Br、HCO3一定能大量共存
C.1.0×10-3mol/L盐酸溶液的pH=3,则1.0×10-8mol/L盐酸溶液的pH=8
D.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1.0×10-12,等体积的pH=1的H2SO4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50 mL 1 mol·L-1的盐酸中加入烧碱,水的KW不变
B.NH4Cl和NH3·H2O混合液中,二者对对方的平衡都起了抑制作用
C.有两种弱酸HX和HY且酸性HX>HY,则体积和浓度相同的NaX和NaY溶液中有c(Y)>c(X)>c(OH)>c(H+)
D.常温0.1mol·L-1 HA溶液中C(OH-)/ c(H)=10-8,则0.01 mol·L-1HA溶液中c(H+)=1×10-4mol·L-1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编号




pH
10
10
4
4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醋酸溶液
盐酸

A.相同体积③、④溶液分别与NaOH完全反应,消耗NaOH物质的量:③>④
B.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④>③
C.①、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NH4+)>c(OH)>c(H+)
D.V L ④溶液与V L ②溶液混合(近似认为混合溶液体积=Va + Vb),若混合后溶液pH = 5,则V : Vb =" 11" : 9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pH均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完全溶解等量的镁粉(少量),后者用时少
B.0.1 mol·L-1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减小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变大
D.常温下,V1 L pH=11的NaOH溶液与V2 L pH=3的HA溶液混合,若混合液显中性,则V1≤V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的电离常数如图两条曲线所示,曲线中的点都符合c(OH)×c(H+)=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温度T1>T2
B.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B>C>A=D=E
C.曲线a、b均代表纯水的电离情况
D.若处在B点时,将pH=2的硫酸溶液与pH=12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测得在常温下0.1mol•L﹣1某一元碱pH≠13,0.1mol•L﹣1的某一元酸H+/OH-= 1012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A]>[B+]>[H+]>[OH] B.[B+]>[A]>[H+]>[OH]
C.[B+]>[A]>[OH]=[H+] D.[A]>[B+]>[OH]>[H+]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氯酸、硫酸、硝酸和盐酸都是强酸,其酸性在水溶液中差别不大.以下是某温度下这四种酸在冰醋酸中的电离常数:


HClO4
H2SO4
HCl
HNO3
 
Ka
1.6×10-5
6.3×10-9
1.6×10-9
4.2×10-10

从以上表格中判断以下说明不正确的是
A.在冰醋酸中,高氯酸的酸性最强
B.水对于这四种酸的强弱没有区分能力,但醋酸可以区分这四种酸的强弱
C.在冰醋酸中1mol/L的高氯酸的电离度约为0.4%
D.在冰醋酸中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一种综合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若每步反应都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不变)

A.溶液B中发生的反应为:2SO2+O2→2SO3
B.由反应过程可推知氧化性:O2>Fe3+>SO42
C.溶液的pH:A>B>C
D.A溶液到C溶液,Fe3+浓度变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有如图所示关系。下列条件关于离子共存说法中正确的是

A.d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K、ClO-、Cl
B.b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2+、Ba2、K+、NO3-
C.c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Ba2、Cl、Al3+
D.a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CO32-、Na、Cl、SO4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关于pH = 2的盐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c(H+) = 1.0×10-2 mol·L-1
B.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 1.0×10-12 mol·L-1
C.加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 = 4
D.加入等体积pH = 12的氨水,溶液呈中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铝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研究其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1)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美国普度大学研究开发出一种利用铝镓合金制备氢气的新工艺,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图2
① 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该工艺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分别有_______________(填“什么能转变为什么能”)。
③ 该工艺过程总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室温下,往0.2 mol/LAl2 ( 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 mol/L 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解释c→d过程中pH增大且幅度较大的原因(请结合必要的化学用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电离常数K1
电离常数K2
H2SO3
1.54×10-2
1.02×10-7
H2CO3
4.3×10-7
5.6×10-11

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①Na2SO3;②Na2CO3;③NaHSO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pH:Na2CO3溶液小于Na2SO3溶液
B.结合H+能力:CO32¯弱于SO32¯
C.NaHSO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 NaHSO3="==" Na+ + H+ + SO32¯
D.①与②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SO32) > c(CO32) > c(HCO3) > c(HSO3)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碳酸镁(含少量FeCO3)为原料制取硫酸镁晶体,并测定Mg2+含量:将原料完全溶于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足量的H2O2后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静置后过滤,除去滤渣,将滤液结晶得硫酸镁晶体。
(1)30.00mL 5.00 mol·L-1的稀硫酸至少能溶解原料的质量为            
(2)加入H2O2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已知:Ksp[Fe(OH)3]=1.0×10-39,Ksp[Mg(OH)2]=1.0×10-12
室温下,若溶液中c(Mg2)=0.01mol·L-1,欲使溶液中的c(Fe3)≤1×10-6mol·L-1,需调节溶液pH范围为            
(4)常采用下列方法测定结晶硫酸镁中Mg2+的含量:
已知:①在pH为9~10时,Mg2+、Zn2+均能与EDTA(H2Y2)形成配合物
②在pH为5~6时,Zn2+除了与EDTA反应,还能将Mg2+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中的Mg2+“置换”出来: Zn2+ +MgH2Y=ZnH2Y+Mg2+
步骤1:准确称取得到的硫酸镁晶体1.50g加入过量的EDTA,配成100mL pH在9~10之间溶液A
步骤2:准确移取25.00mL溶液A于锥形瓶中,用0.10mol·L-1Zn2+标准溶液滴定,滴定到终点,消耗Zn2+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步骤3:准确移取25.00mL溶液A于另一只锥形瓶中,调节pH在5~6;用0.10mol·L-1Zn2+标准溶液滴定,滴定至终点,消耗Zn2+标准溶液的体积为30.00mL。
计算该结晶硫酸镁中Mg2+的质量分数(请给出计算过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电解质溶液作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其中正确的是
①pH=1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都会降低
②等物质的量浓度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CO32)+2c(OH-)=2c(H+)+c(HCO3-)+3c(H2CO3)
③pH相等的四种溶液:a.CH3COONa  b.C6H5ONa  c.NaHCO3 d.NaOH。(已知酸性:C6H5OH<H2CO3)其溶液 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顺序为:d、b、c、a
④1L0.1mol/L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小于0.2NA
⑤pH=4.5的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c(CH3COO)+c(OH) > c(CH3COOH)+c(H+)
⑥甲、乙两溶液都是强电解质,已知甲溶液的pH是乙溶液pH的两倍,则甲乙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pH可能等于7
⑦把0.1mol/L的NaHCO3溶液与0.3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一定存在:c(OH-)>c(Ba2+)>c(Na+)>c(H+)
⑧在pH=3的CH3COOH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同

A.①②③⑤ B.③⑤⑥⑦ C.①③④⑥ D.②③⑥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H2SeO3的K1和K2分别为2.7×10-3和2.5×10-8,H2SeO4第一步几乎完全电离,K2是1.2×1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SeO3和H2SeO4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部电离的最主要原因是第一步电离出的氢离子对第二步电离有抑制作用
B.同浓度的H2SeO4的酸性强于硫酸
C.H2SeO3和H2SeO4的非羟基氧分别为3和4
D.H2SeO4中Se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水的电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