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在Rt△ABC中,∠B=90°,AC=60cm,∠A=60°,点D从点C出发沿CA方向以4cm/秒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E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2cm/秒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D、E运动的时间是t秒(0<t≤15).过点D作DF⊥BC于点F,连接DE,EF.(1)求证:AE=DF;(2)四边形AEFD能够成为菱形吗?如果能,求出相应的t值,如果不能,说明理由;(3)当t为何值时,△DEF为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现有若干张相同的半圆形纸片,点O是圆心,直径AB的长是12cm,C是半圆弧上的一点(点C与点A、B不重合),连接AC、BC.
(1)沿AC、BC剪下△ABC,则△ABC是 三角形(填“锐角”、“直角”或“钝角”);
(2)分别取半圆弧上的点E、F和直径AB上的点G、H.已知剪下的由这四个点顺次连接构成的四边形是一个边长为6cm的菱形.请用直尺和圆规在图中作出一个符合条件的菱形(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3)经过数次探索,小明猜想,对于半圆弧上的任意一点C,一定存在线段AC上的点M、线段BC上的点N和直径AB上的点P、Q,使得由这四个点顺次连接构成的四边形是一个边长为4cm的菱形.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已知二次函数 y = a x 2 + b x + 3 的自变量x的部分取值和对应函数值y如下表:
x
…
﹣1
0
1
2
3
y
4
﹣5
﹣12
(1)求二次函数 y = a x 2 + b x + 3 的表达式;
(2)将二次函数 y = a x 2 + b x + 3 的图象向右平移k(k>0)个单位,得到二次函数 y = m x 2 + n x + q 的图象,使得当﹣1<x<3时,y随x增大而增大;当4<x<5时,y随x增大而减小.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二次函数 y = m x 2 + n x + q 的表达式y= ,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3)A、B、C是二次函数 y = a x 2 + b x + 3 的图象上互不重合的三点.已知点A、B的横坐标分别是m、m+1,点C与点A关于该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对称,求∠ACB的度数.
在四边形ABCD中,O是边BC上的一点.若 △ O A B ≌ △ O C D ,则点O叫做该四边形的“等形点”.
(1)正方形 “等形点”(填“存在”或“不存在”);
(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边BC上的点O是四边形ABCD的“等形点”.已知 C D = 4 2 , O A = 5 , B C = 12 ,连接AC,求AC的长;
(3)在四边形EFGH中,EH∥FG.若边FG上的点O是四边形EFGH的“等形点”,求 OF OG 的值.
第十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4)会徽的主题图案有着丰富的数学元素,展现了我国古代数学的文化魅力,其右下方的“卦”是用我国古代的计数符号写出的八进制数3745.八进制是以8作为进位基数的数字系统,有0~7共8个基本数字.八进制数3745换算成十进制数是3×83+7×82+4×81+5×80=2021,表示ICME﹣14的举办年份.
(1)八进制数3746换算成十进制数是 ;
(2)小华设计了一个n进制数143,换算成十进制数是120,求n的值.
如图,点A在射线OX上,OA=a.如果OA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n°(0<n≤360)到OA′,那么点A′的位置可以用(a,n°)表示.
(1)按上述表示方法,若a=3,n=37,则点A′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2)在(1)的条件下,已知点B的位置用(3,74°)表示,连接A′A、A′B.求证:A′A=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