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近几来,微信朋友圈文化改变着人们的社交方式,改变着人们与世界的连接状态。但是,随着微信用户数蒸蒸日上,根据可疑的养生秘籍、五花八门的商业广告充斥其间,让人不堪其扰。从文化的角度看,材料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政府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
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④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梦就是人民追求幸福的梦想,在家庭建设中注重家庭是追求梦想的幸福之基,注重家教是追求梦想的幸福之梯,注重家风是追求梦想的幸福之谛,由此可见.家庭、家教、家风
①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能增强人们的认间感和归属感
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对人的成长起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9日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表示,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认为“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材料二:2015年两会上,有委员指出,“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是有根的,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根,今天的发展也是过去的延续,必须和时代精神结合、与时代的发展结合才能使文化继续发展。”“传统文化只有与时代精神结合才是有生命力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结合时代精神,创造性地吸收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文明成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对青少年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说明传统文化如何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3)谈谈我们应结合哪些时代条件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新的涵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成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4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征求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习近平和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分赴全国各地开展调查研究,文件起草组采取直接调研、委托部门调研、听取专家意见等形式……在调研过程中,不断得出重大改革命题的答案。9月1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决定(草案)》的意见和建议。文件起草组对党外人士和全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研究,反复修改。11月12日,《决定》获得一致通过。
材料二: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两会答中外记者问时说,我们过去的发展靠的是“人口红利”、“开放红利”、“资源红利”,那么,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更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为此需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多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材料三:阅读事关全民素质的提高和文化强国的建设。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超五成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六成以上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李克强总理也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倡导全民阅读”。2014年4月23日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某校高三(1)班同学们商定开展以“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中国”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一,说明《决定》的出台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道理。
(2)结合材料二,从寻觅社会的真谛角度,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倡导全民阅读的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确定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江苏省在首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开展了丰富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国家宪法日的宣传和教育,宪法观念和宪法体现的基本精神将更加深入人心,从而切实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是有形的、强制的
③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倡导全民阅读”第二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推进全民阅读,需要创造条件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将书博会、书市等各种行业展会与全民阅读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国家之所以重视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因为
①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人的素质要求不同
②文化可以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物质力量
③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增强精神力量
④开展读书活动就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路怒”(road rage)是形容在交通阻塞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路怒症发作的人经常会口出威胁、动粗甚至毁损他人财物。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消除“路怒”现象,这是由于

A.汽车文化对驾驶员的影响是有形的
B.汽车文化是驾驶员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
C.健康的汽车文化有利于提升驾驶员的素养
D.汽车文化是驾驶员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财神赵公明一手举钢鞭、一手托金元宝的塑像,一位美国游客看到感叹道:“抢夺资源还受到如此尊重,这种思维与美利坚没有什么区别。”这表明(  )
①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基本相同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③文化背景差异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④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锣鼓巷,这条北京东城最古朴时尚的胡同有着地道的北京味儿,也有各种雅致情调的内涵酒吧,多种不同的文化元素,在这里浑然一体,让人们徜徉于古今交错、中西合壁的时空之中,被传统与时尚的和谐交融所深深折服。这体现了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环境
④文化自觉与自信推动文化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几年,在社交网站出现了许多仿成语形式的编造词,如根据“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四个成语简化而成的“喜大普奔”,根据歌词“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提炼而出的“人艰不拆”等。这些语义难懂、形式生硬的编造词借助网络在青少年中广泛传播。网络编造词不断产生并被广泛传播和使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网络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青少年
②文化创新应该力求形式新颖内容独特
③大众传媒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文化创作的成果应真正满足实践需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下列观点所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与之相一致的是(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④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运,不是迁徙,而是情感的回归;春运的列车无论驶往哪个方向,都是开往回家的路上。在布满现代生活方式的今天,春节民俗依然活跃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间,每年的这个时刻,无论身处何方,都会燃起人们对“家”的渴望。这表明(  )

A.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一成不变
C.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主要标志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字经》里说 “昔孟母,择邻处。”下列说法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②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③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能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的有
①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③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班同学针对“中国式过马路”进行深度调查,通过行人过马路的具体表现,列出产生这一顽疾的主要因素。

产生因素
具体表现
国民交通心态
散漫的小农经济思维方式影响国民行为,图方便的个人意识和随大流的从众心理导致人们违规。
交通安全意识
不少人不了解《道路交通安全法》,认为乱穿马路不构成违法,对闯红灯的安全隐患认识不足。
政府监管服务
政府长期对行人闯红灯的纵容,交通违规处罚力度不够,信号灯设置的不合理,对行人权益缺乏重视。

请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式过马路”产生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科技的作用和影响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