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鉴别失去标签的五瓶溶液:稀盐酸、稀硫酸、 N a O H 溶液、 C u S O 4 溶液和 B a C l 2 溶液。
(1)根据溶液颜色即可确定 C u S O 4 溶液。取少量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 C u S O 4 溶液,可鉴别出 N a O H 溶液和 B a C l 2 溶液。鉴别出 N a O H 溶液的现象是
(2)另取少量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 B a C l 2 溶液,其中一支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至此,五瓶溶液已全部鉴别出来;
(3)实验结束后,将所有试管中的物质充分混合,过滤除去沉淀,得到无色滤液;取少量无色滤液滴加 N a 2 S O 4 溶液,无明显现象,另取少量无色滤液分别与下列物质混合时,一定无明显现象的是

A. 酚酞溶液
B. M g
C. C u O
D. B a ( O H ) 2 溶液

E. A g N O 3 溶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丽同学建立了微型化学实验室,她收集的物质有:①镁条 ②氧化镁 ③氢氧化钠 ④小苏打 ⑤   醋酸 ⑥葡萄糖等,其中属于碱的物质是(填化学式),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填序号),在食品工业中作为发酵粉主要成分的物质是(填序号)。
不同类别物质间存在一定关系。镁、氧化镁和醋酸之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甲物质是(填完整名称);
(2)写出"乙→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E是导致溫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图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1)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
(2)物质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写出图中一个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A与B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4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甲+乙→丙+丁。
(1)若甲、丙为单质,乙、丁为化合物,则上述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丙为不溶于稀 H N O 3 的白色沉淀,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3)若甲、乙、丙均为化合物,丁为单质,则丁可能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下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其中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组成元素相同,B、C、G常温下为气体,在实验室中常用A制取G。

(1)F的化学式是;物质A的一种用途是
(2)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图中涉及B物质的反应中,未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 - G 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A C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氧化物, D E 为黑色固体, F 的溶液呈蓝色,它们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 C F 的化学式: C ; F .      
(2)写出 D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①﹣⑤五个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填序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包 N a C l 的固体,其中可能含有 N a 2 C O 3 C a C O 3 C u S O 4 (无水)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该固体中的成分和测定其中 N a C l 的质量分数,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Ⅰ.探究该固体的成分.如下图:

根据以上实验可知:
(1)由步骤①可知,该固体中一定没有(写化学式).
(2)步骤②中分离物质的实验操作名称是,该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有同学提出,不需要进行实验步骤③,也能判断出该固体成分,你认为他判断的依据是
Ⅱ.测定该固体中 N a C l 的质量分数.
另称取m g固体,加水充分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加热让反应后的气体充分逸出,然后滴加足量 A g N O 3 溶液,产生的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量为n g。
(4)实验Ⅱ中加足量稀硝酸的目的是除去(填化学式),以确保沉淀产物单一。
(5)该固体中 N a C l 的质量分数为(用含m、n代数式表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四种溶液,只知道分别是 K 2 C O 3 溶液、 C u S O 4 溶液、 C a C l 2 溶液和稀盐酸,请参与下列实验:
(1)不用化学实验就能鉴别出来的是溶液;
(2)取另三种溶液两两混合,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如下:

实验步骤
现象和结论
任取少许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再用滴管取另一种溶液,分别滴加到上述两支试管中
①若实验现象为:一支试管产生气泡,另一支试管无明显现象,则滴管所取的溶液为
②若实验现象为,则滴管所取的是 K 2 C O 3 溶液。

(3)某同学将(2)中实验后的所有废液倒入一个烧杯中,最后烧杯一定存在的离子有(填离子符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 A B C D 四种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1)先分别取少量的四种溶液样品于洁净的试管中,再分别向四种溶液中滴加适量紫色石蕊溶液,结果 A 溶液显红色, B C D 溶液显蓝色;
(2) B C 溶液混合后有白色沉淀产生.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A 物质是(填物质名称); D 溶液中溶质是(用化学式表示);
B C 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在 A B C D 四种溶液中,若其中两种溶液混合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加入另一种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加入另一种溶液之前,两种溶液混合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回收利用废金属是解决废金属造成资源浪费和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的方法之一.某市一家大型化工厂处理回收含铜废料的生产流程与部分操作如下:

(注:步骤Ⅰ得到的残留物不溶于水和稀硫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色固体 A 的成分是(用化学式表示)。
(2)流程图中操作①的名称是
(3)写出步骤Ⅲ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通常在步骤Ⅲ必须加入略过量的"铁屑",原因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氧化铁、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图中短线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发生反应。已知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丁物质的化学式是
(2)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丙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向盛有甲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丙溶液,烧杯中溶液的 p H (填"增大"或"减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K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指向生成物)。其中A为红色固体,B、C的元素组成相同,I是某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F、K两种物质常用于配置农药波尔多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I的化学式是
(2)物质K的俗名是
(3)反应⑥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 A 是氧化物,可作干燥剂; D 是一种盐,用于制造玻璃,洗涤剂等,它们之间发生如图变化,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作出推断:

(1) A D
(2)贝壳的主要成分是(写名称),贝壳高温煅烧的化学方程式
(3) B F 的化学方程式
E+H→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
(4)GH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5) C 的用途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 E 是初中常见的物质: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 A 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B 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它们相互间发生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面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 A C 的化学式分别为 D 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
(2) E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 - H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A 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 B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 D 的化学式为

(2) A 转化为 E 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反应基本类型属于 B 转化为 H 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分别写出物质 F H 的一种用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推断题